(三)、怎样走出对文化曲解的误区。首先,大家应该明白,我们所操持的是“显性文化”便携“隐性文化”这样的一套大车两匹走马的文化义举。而文化的民间意识藏室里或思想行为的积极泛指间,主要是以小、中、大学教学,不同形式的文艺演出,各类文章的发表,还有滔滔悬河般的演说等等为命题突入。实质地讲,这些都是以“显”带“隐”,而又“隐”在“显”中的一个文化沉浮交叉运行,又互为作用的文化衍化生变现过程。明白了这些,我们就有了驾驭文化更胜算的把握。因此,我们可将这些待命名的“自然与人文”所谓的文化,进行严格意义之上的概念鉴定。由此可见,自然也好,人文也罢,其规范称谓应当是“文化素”或曰“文化元素”,而不是文化。这是因为:自然文化素或文化元素,譬如:一片天空、一颗星星、一座大山、滚滚长江等;人文文化素或曰文化元素,譬如:万里长城、大雄宝殿、高跷、龙灯等等。因此,“文化素”不能叫作文化,而“文化”也一定不能够叫作文化素。就像一篇文章,我们没有理由不称其为文化一样。
(四)、如何善待文化。“善待文化”这是我在通读罢李树森先生《构建中华民族主题文化,以文化“强元”实现文化复兴》一文之后,最新提出的一个关涉人类话题的文化聚义命题。原本这是一个不落忍的话语由头,因为我觉得,“善待文化”既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问题,又是个文化认同的心理回应问题,也是个生命豢生精神再去以精神还原生命的身心轮回问题。在这里,拟就“二次再生文化”进行一些简单图说,实际意义也就相当于对“文化善待”的善意提醒和故意规劝。
所谓的“二次再生文化”也叫“又梯次”再生文化,属文化类别学之列。“二次再生文化”是相对于第一次“再生”而言,即:原生文化或曰原生文化素,也叫原始文化或原始文化素,其实质属于文化“体”。由“体” 而文、而书、而画,这样第一梯次再生文化便诞生了。除了上述我们提到的一些概念之外,再譬如“山”,属于文化“体”,再如:一座宇宙,两颗星星,半块月亮,几朵白云等等,均属自然或人文再植而生。然后由此“山”、由此“宇宙”、由此“星星”、“月亮”、“白云”之“体”文化素做原材质,文学家可以制造出精美的语言和成篇的有情节故事,画家便可画出艺术形而上的山水画和天文美图,这就完成了由“体”而“用”的文化转换。而再由这些文化“用”而“用”,换一句话说是在第一次再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文化再生,故曰“二次再生文化”,也叫又梯次再生文化。因此,文化本身很累,不是一挥而就便成型文化。所以,作为制造文化又喋喋不休地鼓吹和应用文化的人类之人,一定要善待文化,真爱文化和源远流长地传承和光大文化,以不枉乾坤对生命的孕育,亦不枉华夏儿孙拜恩祖先又开凿未来文化更加灿烂的拳拳文明之知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