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海书画艺术的传承、创新与启迪初探
文/苦竹
在中国书画艺术史的恢宏长卷中,大师云集,名家辈出。而每个时代,都有几位引领时代的宗师级人物,或承上启下,或开宗立派。正是在这些宗师级人物的引领下,中国书画艺术才得以不断自我完善与拓展,将中国书画艺术一次次推向艺术之巅:张芝、王羲之、顾恺之、颜真卿、张旭、怀素、吴道子、张僧繇、张择端、米芾、赵孟頫、倪瓒、董其昌、朱耷、石涛、邓石如、任伯年、吴昌硕、黄宾虹等。正是这些大师们在不同时代的舞台上,以传承为笔,以创新为墨,精心勾勒、肆意挥洒,才使得中国书画艺术这棵参天大树,在岁月流转中不断开枝散叶,枝繁叶茂,傲然屹立于世界艺术的巅峰,绽放出独一无二的华彩。
初中海
纵观这些大师,他们身上都闪耀着共通的特质:拥有独立的思维,不随波逐流,于艺术之海探寻独特航向;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在平凡中捕捉非凡,在细微处挖掘艺术真谛;怀有博大的胸襟,容纳百家之长,让艺术灵感自由碰撞交融;兼具综合的文化素质,文学、历史、哲学等多元知识为其艺术创作提供深厚底蕴;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驾驭笔墨丹青,挥洒自如;秉持大胆的创新精神,敢于突破传统桎梏,开拓艺术新境界。他们的创作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沃土,汲取着民族精神的养分,将中国书画艺术不断推向新的高度,成为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璀璨明珠 。在当代中国书画名家、焦墨山水开拓者初中海的身上无疑也凝聚着这种特质。
一、顶流声音:焦墨山水,新视觉、新意识
初中海,字抱道,号一道、一道初、道公、予虹、斋号一道堂、弘堂、海墨斋等。1955年1月生于山东。现为北京一道书画院院长、黄宾虹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一道北京画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初中海山水书法工作室导师、全国名人书画艺术界联合会艺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国艺术家协会副会长。百度初中海,其在中国书画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详实而丰硕,本文不再赘述。
当代中国书画界几位重量级人物对初中海评价如下: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 初中海以鲜明的当代意识深研传统,在综合学养方面下功夫并使之融通。最终专注于焦墨艺术研究,严格说来,他不只是运用焦墨,而是焦笔、焦线,把焦渴的笔墨语素单纯化,强化了焦墨语言的表现力。如同西方现代艺术走过来的路数,抓住某些形式因素作深度研究并加以扩展,使它达到超越原有价值范畴的价值。因此,他的焦墨山水在带来一种新的美学意识同时还带来新的视觉观念。提纯的焦墨语言和焦墨的结构方式出现了一种新颖的笔墨结构,这种结构和老传统以及现代传统都不同,通过他随心率性的笔墨运行,通过焦墨的组织肌理特别是干渴质地,形成了圆浑通融的面貌。
原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中海先生是一位勤于实践,并且富有理论思考的一位画家。理论总结非常完整,实践成果非常丰富。我们从他的作品当中能够深深地感觉到对民族文化传统的那样一种喜欢、热爱和深入研究与把握。应当说,主动增强民族文化自尊和自信应该说已经成了中海先生的一种习惯。同时我们也觉得中海先生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画家,他以自然为师,中得心源,学习自然,并能够使自然成为胸中丘壑,并以特有的一种焦墨形式表现出来,表现得非常充分,非常完美。同时我们还觉得中海先生是一位富于创造和勇于创新的这样一位画家,他能广取博收、兼收并蓄,集各家之长成就他个人的作品,并把对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入研究贯穿到当代,作品有着强烈的时代气息,深深的烙有时代的精神印记和他个性化的一种追求。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初中海先生作品的儒雅和简静显然来自于他深厚的画学修养,在当代山水画界,像初中海这样做过这么多绘画史学和画论研究的画家并不是太多,我比较仔细的品读了他的文章,我觉得他用的词汇都是古语词汇,虽然有些现代语言的结构,但是他的词汇基本是用的古语词汇,说明他是完全沉浸在对于古代书画的研究的氛围中。所以我想我们实际上不仅仅谈到是对画学修养的问题,从画学修养背后实际是提升他的学养和在画面中能够呈现出来的这种格调,我觉得他的这种儒雅简静的格调是非常高的,这种高正来自于这种画学修养。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美术史学家、美术评论家薛永年:初中海的艺术,发端于不易被西学改造的中国书法,他的绘画尤得书法思维之助,由法而理,由技进道,终于成为时代主流话语的透网之鳞。具体说来,他是传统出新的,是始而入古,扎扎实实地研究传统,精究前贤化古为我的经验与智慧,继而从传统中寻找立足点和生长点,借古法加以发展变化而出己之意。
著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初中海的焦墨山水在笔法上、章法上是继承传统,更注重平面性,在平面里没有任何的透视,初中海很随意从书法入笔,画面具有强的很平面感,平面里面强调境界,强调制造一个画境,这是他一个很大的特点。无论是在笔法上、章法上都有这个特点。
独立美术评论人、鉴赏家梅林:大道至简,无声焦墨。一黑一白,负阴抱阳。摒却繁华,万物静观。画者一道,殊为个色。
当代书画界几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对初中海焦墨山水创作的认定与评价,足以证实他在中国书画领域里,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沃土数年笔耕不辍,,并立足当下、大胆创新,开启了焦墨山水新篇章。
二、焦墨纵横:传统与创新的交融
在当下中国书画艺术语言本身被“重度污染”的语境下,大多数从事书画艺术的画家们或墨守陈规、循规蹈矩不求进取,或以所谓的洋为中用、中西结合为噱头,在新奇特等外在因素上大做文章,追名逐利,久而久之,积患成疾,致使中国书画艺术难再辉煌,真正的大师虽凤毛麟角。在这种语境下,初中海却坚持探究中国书画独具的传统笔墨技法,聚焦焦墨,大胆创新。
初中海对传统笔法有着深刻的理解与尊崇,黄宾虹所倡导的平、留、圆、重笔法,在他的画作中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平”如锥画沙,笔画沉稳而富有韵律;“留”似屋漏痕,杜绝轻浮,尽显凝重;“圆”像折叉股,婉转流畅,毫无生硬之感;“重”若高山坠石,笔力千钧,充满力量感。
但初中海并不满足于对传统的继承,他积极探索创新,自创绞、逆、拖、颤四法。绞锋时,提按捻管配合得天衣无缝,线条充满变化;逆锋由内向外或由下往上推之出锋,赋予线条别样的劲道;拖锋笔杆微倾,力发毫端拖拉而出,线条灵动且连贯;颤锋腕指同时用力左右微抖出锋,为画面增添了独特的韵律。此外,他将六十余年深厚的书法功底融入绘画,以书法的巧拙、虚实、刚柔之美,自如地勾勒出心中的万千景象。
在墨法上,初中海摒弃五彩斑斓,独爱黑白的纯粹,钟情于焦墨。他以干笔浓墨,凭借雄强铿锵的用笔,追求线条的厚重苍茫,一笔一划间皆是对山川的深情描绘。同时,通过书法性的用笔,他又能创造出浓、黑、清、干、竭等丰富墨色变化,营造出“干裂秋风,润含春泽”的奇妙境界,让画面在黑与白、虚与实之间自由转换,从而形成强烈对比,极具视觉冲击力:焦墨纵横,妙不可言。
三、国画根基:书法“童子功”
谈及中国画的根基,初中海从黄宾虹的书法“童子功”谈起,他认为:一代山水巨匠黄宾虹先生,其山水绘画艺术成就早已经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有了定论——“引领了传统中国画的现代再生”。其实他的书法造诣也是他所处时代的一座巅峰,他的大篆书法堪称时人第一,可惜一直以来书名被画名掩盖。黄宾虹的书法是典型“童子功”的,他从三四岁开始写毛笔字,一直到九十二岁去世,在这将近百年的时光中从没有停止过书法日课。但是,黄宾虹先生终其一生从未自我夸耀过书法“超越古人”。反倒是当代的一些书法家,动不动就说自己已经超越了东晋的“老王”,或者是唐代的“老颜”,或者是北宋的“老米”,再或者是历朝历代其它的书法造诣早已经名标青史的“同学”。这份超人的“自信”令人感到滑稽可笑,不知其底气从何而来!当代的书法家,毫无疑问是没有这种“童子功”,他们的笔墨功力相对来讲底子是非常薄的,缺乏一种漫长岁月的“打磨”,从书法的本质和核心来讲,线条的质量差,笔力弱,墨色变化单一,很难或者无法达到人书俱老的境界。所以,只是在字体的构成和作品的章法上下功夫。特别是在每一个字的构成上下功夫,追求狂、怪、丑,通过黑白和疏密强调一种大开大合,而且满嘴不离口的大谈特谈“众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的阴阳关系,真心以为自己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书法造诣都已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属于一种典型的自我陶醉。这种情况在时下画坛也是比较常见的,因为书法能力的缺失,所以就过分追求外在的东西来吸引眼球,所以就拿“创新”来说事儿,比如过分追求色彩的运用,过分追求物象的抽象化甚至是丑化,而完全脱离了中国画的灵魂与本质——笔墨与笔墨精神。
四、画论哲思:道韵与意境的交响
初中海的画论,是其对艺术深度思考的结晶,充满了哲学的韵味与诗意的表达。他以道为核心,将绘画与老庄哲学紧密相连。在他的焦墨画里,黑白、阴阳、虚实等关系直接源于老庄思想,体现了他对自然、宇宙的深刻洞察。他追求“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境界,创作时尊重自然,随性而发,作品展现出山川自然生长的蓬勃神韵,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与老庄“虚静”“逍遥”的精神追求高度契合。
他强调以书法入画,将书法的笔法、节奏融入绘画线条之中。线条有了提按、顿挫等丰富变化,篆书用笔绘山石,使其显得厚重古朴;草书线条画树木,尽显生机盎然。线条的变化不仅生动地描绘了不同对象,还巧妙地构建起画面的空间层次。
在意境营造上,初中海突破传统程式的束缚,通过留白与焦墨的鲜明对比,营造出空灵深邃的意境。留白象征着云雾、流水等,焦墨勾勒出山川的主体,一虚一实,相互映衬,使作品饱含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让观者沉浸在宁静致远的艺术氛围中,不由自主地引发对自然、生命的思考。初中海认为:焦墨绘画既有中国文化的传统底蕴,又具当代创新精神,当代性是对传统的创新或反叛,不应拘泥于传统笔墨模式,要用传统笔墨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构建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实现中国文化传统绘画的现代重生。
五、哲思妙悟:艺术与生命的对话
初中海秉持着“笔墨问道、道法自然、一笔惯之,万物互联”的深刻哲思,在宣纸与墨汁的交融中,开启了一场自我心灵与天地自然的对话。他以线条为脉络,串联起山川的巍峨壮丽、草木的葱茏繁茂,将自然万象浓缩于尺幅之间。每一次运笔,都是他与天地精神的交流,在墨韵的浓淡干湿变化里,探寻宇宙的秩序与生命的律动。
他深知,艺术绝非孤立的表达,而是文化传承与时代精神的映照。他的画作,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份思想的馈赠。在这喧嚣的尘世中,他的作品激励着观者回归内心的宁静,以艺术的眼光重新审视生活中的琐碎与美好。他让艺术的力量如涟漪般在岁月长河中不断荡漾,唤醒人们对美的本能渴望,赋予平凡的日常以非凡的诗意,使每一个观者都能在他的画作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与启迪。
六、风骨传承:文人精神的赓续
从古至今,中国文人中的佼佼者,均以非凡的气节与坚守,捍卫着中华民族独有的精气神与民族文化尊严。屈原在《离骚》中倾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为民族精神注入了爱国与忠贞的热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为民族文化脉络添上追求自由与本真的色彩。在风雨如晦的时代,陈寅恪、钱钟书、王国维、梁启超等大师坚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学术文化领域潜心耕耘,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近代艺坛巨擘吴昌硕出身清苦,却一生致力于金石书画,将传统艺术推陈出新,成名后仍保持谦逊质朴,一心创作,传承传统文化。黄宾虹甘于寂寞,潜心钻研,古稀之年开创“黑宾虹”时代,坚守对艺术的独特理解,为民族艺术开拓新境界。
初中海传承并发扬着这种文人风骨,他神交黄宾虹,在艺术探索之路上与先辈跨越时空共鸣。面对当代艺术浪潮的冲击,他始终坚守艺术底线,以清醒的姿态和坚定的意志,对商业利益与世俗眼光果断说“不”,一心沉醉于艺术的纯粹表达。在笔墨的世界里,他不断探索、深入钻研,凭借无畏的勇气和创新的精神,将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毫无保留地倾注进每一幅作品,用焦墨勾勒出心中的山川万象,展现出超凡脱俗的艺术气质与深邃的精神境界。
七、时代启迪:艺术传承的新航标
初中海凭借自身的坚守与开拓,让民族脊梁的精神在当代艺术领域熠熠生辉。他以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创作理念,开启了一个以民族艺术传承与发展为核心的崭新时代。
初中海深知中国书画深植于悠久灿烂的民族传统,这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宝库。然而,当下中国书画市场乱象丛生,抄袭之风盛行,部分创作者企图不劳而获;还有些人打着“洋为中用”的幌子,过度引入西洋艺术元素,却完全抛弃了本民族艺术的根基。2024年中央美院学生毕业展中,中国画大写意、小写意稀缺,满眼皆是工笔,这一现象凸显了写意画的式微,也引发了初中海的忧虑。他意识到,这不仅反映出当下艺术创作的偏颇,更关乎民族艺术传承的危机。
初中海坚信,中华民族先贤在哲学思想、艺术创作、文化传承等方面留下的智慧,是民族艺术发展的根基。艺术教育者应沉下心来,重视培养学生的书画基本功,尤其是书法基本功。在教学中,要耐心引导学生从一笔一划入手,掌握传统笔墨技法,感悟书法线条的韵律与精神,让学生在扎实的基本功上,构建对民族艺术的深刻理解与热爱,为民族艺术传承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全球化的艺术浪潮中,初中海以其独树一帜的艺术理念与实践,在当代中国书画艺术领域中脱颖而出。在践行艺术的漫长征程中,他扎根传统,从民族先贤的智慧里汲取养分,无论是笔墨技法的锤炼,还是画论哲思的构建,都展现出对传统艺术的深刻理解与尊重。同时,他又以无畏的创新精神,突破既有框架,自创笔法、重塑意境,赋予传统艺术以当代生命力。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相信初中海将继续秉持初心,砥砺前行,创作出更多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作品,在焦墨山水画领域取得更大的成绩,并让焦墨山水一脉的艺术理念与技法开枝散叶,为民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书写更为辉煌的篇章,引领更多人领略民族艺术的独特魅力。
附艺术家简历:
初中海、号一道、予虹、道公斋号弘堂等,1955年生于山东,现居北京海淀。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山水书法名家班教授、导师,黄宾虹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一道书画院院长,中国楷书艺术研究院顾问,中央电视台国学频道顾问,中国紫光阁名人书画院资深顾问,中国国际艺术联盟创作交流中心资深顾问,中国文联新文艺书画家工作委员会委员,西安碑林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宣画院艺术顾问,西泠美术馆特邀画家,四川雅安佛教协会顾问,世界艺术家联合总会荣誉主席,原秦皇岛市文联副主席,河北省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会副主任。
理论研究及出版:
安徽美术出版社:《一道论画》,
光明日报出版社:《一道论焦墨》,安徽美术出版社:《大道.大雅.黄宾虹-宾虹之黑与新安之辣》,《一道论焦墨要旨论略》《一道焦墨画语》,中国书店:《一道论道初中海教学论稿》,
光明日报出版社:《国之焦墨》,
中国书店:《海上虹影-黄宾虹上海三十年艺术活动之雪泥鸿爪》,《中国美术教育之我观》,《最灿烂的一道夕阳"虹”》,《黄宾虹——最美夕阳红》,《黄宾虹的山水艺术暨画学思想对于当代画坛的意义是什么》以及书法方面研究有《双璧互映 相得益彰——晚明黄道周与倪元璐的书法比较及其它》,《一道书法观》等。
获奖书法绘画
书法 :1998年《行书》书法作品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第四届书坛新人作品展。
2004年《行书》书法作品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首届书法大字艺术展。
2007年 《书法导报》10月24日第43期第七版整版 刊登书法文章《双壁互映.相得益彰》 晚明黄道周与倪元璐的书法比较及其它。
绘画:2007年 ,国画《太行秋韵》《雾锁太行》两幅作品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十次全国新人新作展。
2007年,国画《万壑有声》 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最高奖,
2008年,国画《池上无风有落晖》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最高奖。
2009年焦墨山水作品获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盛世丹青展三等奖。
主要媒体报道:
绘画书法及理论文章先后在《美术》《美术观察》《中国画观察》《国画家》《收藏》《中国收藏》《中国书画报》《美术报》《书法导报》《书法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艺术报》《中国商报》《中国改革报》《中荷商报〉《中国信息报》《中国铁道报》《北京广播电视报》《北京广电北广人物专刊》《潍坊日报》《黄山日报》《秦皇岛日报》《秦皇岛晚报》等几十家专业媒体和主流杂志作专题发表。中央电视台、中央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广播电视报、北广人物专刊、山东电视台、广东电视台、收藏天下频道、发现之旅频道、老故事频道、国学频道、水墨丹青频道等众多栏目多次予以专题采访报道。
2017年4月受邀星光大道评委。2017年5月受聘中央电视台国学频道顾问。
个人展览及其他:
2005年在秦皇岛举办个人书法展。
2009年应人民大会堂邀请为其创作丈六《华夏风骨图》山水作品。同时,在人民大会堂新疆厅举办学术研讨会并国宴接待。
2011年元月在北京798红石广场举办个人水墨、焦墨山水作品展。
2012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初中海草书千字文》。
2012年11月在中国人民大学数码大厅举行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主办 的2013年元月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初中海焦墨山水绘画展览新闻发布会及《一道论焦墨》出版首发式。
2013年元月15日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主办的初中海焦墨山水绘画作品展览开幕式。同日开幕式结束在全国政协礼堂金色大厅举办中国当代美术理论界高峰论坛暨初中海焦墨山水学术研讨会。
2013在山东潍坊会展中心举办个人焦墨山水及书法作品展览。
2013年在山东济南舜耕会展中心举办个人焦墨山水及书法作品展览。
201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数码大厅举办初中海山水书法工作室师生作品展览。
2014年6月20日,意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在“东方求实“拍卖,成交价1140万。
2015年在北京艺仓空间美术馆举办个人焦墨山水作品展览。
2015年在北京丹凤朝阳美术馆个人书法作品展览。
2015年在北京收藏天下美术馆个人焦墨山水作品展览。
2015年11月在北京太庙,由范迪安先生策划: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总工会联合主办“水墨本色”当代中国画二十人学术邀请展。
2016年在798感叹号美术馆个人焦墨山水作品展览。
2017中国书画影像网注册成立北京一道中海书画院并任院长。
2018.8青年团“牵手未来·第四届全国少年儿童书画双年展”任评委
2019.5应邀在北京市委党校为书法绘画爱好者讲学。
2019.5应邀北京广播电视报以中国著名艺术家用封面、封二、三、底四个版报道一道焦墨山水。
2019.6月北京广播电视报北广人物专刊封面人物专题介绍一道焦墨山水等。
2021年5月应中国楷书艺术研究院邀请为全国书法爱好者公益书法培训曲靖站讲学。
2021年6月出版《当代百家论一道》
2023年3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高等美术学院名家教学范本。
2023年3月在北京一道书画院研讨“数字时代传统书画如何发展”当代书画名家座谈会
2023年5月第二次出版 2013年元月15日大道至简中国当代美术理论界高峰论坛暨初中海焦墨山水学术研讨会纪实。
2023年11月在北京宋庄举办,焦墨的殊胜,山水的逸境——焦墨山水小品展。
2014年11月应河南驻马店文联邀请为全市书法家美术家及爱好者讲学。
(编辑 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