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各种年度评选吸引不了明星,并非明星们个个都拿奖拿到手软,最大的原因还是奖项本身缺乏权威性。首先是评选程序就有问题。格莱美奖的评选中,对于评委资格和评选程序都有着清晰、严格的规定,获奖名单出炉后还要由会计事务所保管,并保密至颁奖典礼当天才公诸于众。再看看我们很多TV们、COM们主办的各种奖,评审程序几乎从不公布,评审专家更是不知何许人也。至于获奖者是谁,往往在颁奖典礼上,等到颁奖嘉宾一念出下面将颁发何种奖项,观众此时只要朝台下扫一眼,看看还有哪位明星怀里没有抱着奖杯,基本上就可以山呼海啸般齐声喊出获奖者是谁——观众都学会抢答啦!到了台上,获奖明星们当然也会礼节性的感谢一番这榜那榜,这个TV那个COM,畅谈一番“那些年,我们一起得过的奖”,但语气中早已没有了欢欣鼓舞之意。
其次,我们的很多奖项,评选、颁奖过程的商业味道太过浓郁。比如不少奖项,基本上都在冠名权上捞了一票,被冠名的商品,今年还是钙片,明年就备不住变成减肥茶了。但格莱美奖从创立伊始,就是英文单词留声机的谐音,绝无任何前缀。要知道,以格莱美奖的影响力,要把冠名权卖个好价钱毫不吃力,但人家可没变成“麦当劳双层吉士堡杯音乐奖”抑或“耐克超轻气垫跑步鞋颁奖盛典”。正因为一些评选机构把评选、颁奖的全过程当做纯粹的市场行为来展开全方位营销,不遗余力地榨取其含金量,结果就导致奖项的权威性被一次性抛售,奖项的影响力直线下挫也就不足为奇了。
新一届格莱美奖的奖项缩水是否恰当,男女歌手就同一奖项展开争夺是否科学合理,完全可以继续讨论下去,但主办者让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升级,来维护该奖权威性,这番用意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希望我们的颁奖机构也能够面对纷繁热闹的娱乐市场而保持淡定,不断提升自家奖项的权威性、影响力,有朝一日也可以底气十足地对明星们说:
你来,或者不来,奖就在那里,不偏不倚。
(编辑 初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