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艺术发展报告》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组织编写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4年3月出版
赵 实
刚刚过去的2013年,将会被历史深深铭刻。这一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号角嘹亮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隆重拉开,举国上下气象一新,各行各业蓄势待发。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文艺。在这样的一个生机勃勃、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我国文艺事业百花争艳,蓬勃发展。广大文艺工作者用艺术创作记录时代的深刻变革,讴歌奋发向上的时代旋律,描绘五彩缤纷的万千气象,为这个大时代留下了鲜明的印记。
春耕秋收,夏种冬藏。为加强文艺理论评论,彰显主流艺术话语,引导文艺创作生产,推动艺术行业健康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步伐,从2012年起,中国文联组织编写年度艺术发展报告,旨在“展示最新成果、分析存在问题、把握发展规律、彰显文化价值、促进文艺繁荣”。《2012年中国艺术发展报告》面世以来,受到广大文艺工作者及众多爱好文艺、关心文艺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在首卷报告的基础上,经过上百位文艺理论评论专家学者大半年的努力,《2013年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又如期出版。《报告》忠实记录了2013年中国艺术的发展状况及特点,讨论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展望了中国艺术未来发展趋势,是2013年艺术中国的“全景图”和“导航仪”,是当今中国大时代的艺术呈现和解读。
《报告》盘点艺术中国琳琅满目的硕果。2013年是中国梦起航的一年。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顺应共筑中国梦的时代潮流,用艺术的方式点亮中国梦。文艺表演及文艺惠民褪去奢华的外衣,用素朴真诚打动人心。艺术展览展映持续火热,对外交流更加频繁,艺术市场风生水起,文化遗产保护卓有成效,文艺人才培养、文艺理论与批评有声有色。
《报告》感知艺术中国勃勃生机的脉动。过去的一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自信,各艺术门类本体不约而同地自我回归,文艺品牌打造展现耀眼光芒,联盟、工作室等市场工作模式引领潮流,由微博、微信和微电影等新兴传播方式构建的微文化创新艺术生活方式,一大批青年艺术家崭露头角,成为文艺领域的新生力量,文艺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报告》直面艺术中国不可回避的问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报告》也深刻反思了文艺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文艺创作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和需求相比,仍然存在不小差距,真正高质量的精品力作还不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尚未得到很好融合,过度追求市场效益,低俗化、泛娱乐化倾向还比较突出,网络文化阵地亟待坚守。艺术创新能力还不高,“走出去”的能力尚需全面提升。艺术学科体系建设及艺术人才培养长效机制还不完善,文艺批评及文艺理论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需要广大文艺工作者来认真思考和共同应对。
《报告》展望艺术中国灿烂美好的前景。《报告》根据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新精神新要求,立足中国艺术发展的自身实际,提出了涵盖宏观层面及各个艺术门类、大大小小近百条建议,这些建议或是着眼中国艺术的历史责任和时代担当,或是立足于中国艺术本体的繁荣发展,或是面对新挑战下的应对良策,或是针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之道,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值得文艺管理部门、文艺社会组织和文艺工作者参考借鉴。
(本文系作者为《2013中国艺术发展报告》所作序言,题目为编者所加)
(编辑 周学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