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家网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辽宁 江苏 山东 安徽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西 陕西 山西 黑龙江
四川 青海 海南 广东 贵州 浙江 福建 台湾 甘肃 云南 宁夏 新疆 西藏 广西 香港 澳门 内蒙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思想理论 >> 内容

讲好中国故事要用好文化符号

  核心提示:国家形象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塑造国家形象离不开文化符号的有效运用。中华文化符号是具有丰富内涵的精神文化产物,体现了中国人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能够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


国家形象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塑造国家形象离不开文化符号的有效运用。中华文化符号是具有丰富内涵的精神文化产物,体现了中国人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能够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应在继承传统文化符号的基础上,融入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时俱进,持续创新,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符号的时代内涵,打造富含中华文化意蕴的符号形象体系。

既要传承,又要创新

用文化符号塑造国家形象,既要传承,又要创新。

一方面,要用好传统文化符号,讲好中华传统文化的故事。传统文化符号是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通过引导人们了解文化符号背后的深刻内涵,不仅可以帮助他们较好地完成多层次的审美体验,还可以帮助他们较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比如,以“中国功夫”为符号的《猛龙过江》《卧虎藏龙》等电影展现的关于力量、情感与理性的哲思,在跨文化语境下被外国受众广泛接受,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传播了中国文化。除了“中国功夫”,“熊猫”“长城”“孔子”等都是典型的中国文化符号。在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的过程中,用好这些文化符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一方面,应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文化符号的种类,增加文化符号的时代内涵。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任何一种精神特质的形成都与时代背景有着密切联系。中华文化的魅力之一就是可以通过联想形成多种意象的复合,从而完成从表达内容到传递民族和时代精神的升华。比如,在总台兔年春晚的舞台上,典籍中的上古神兽从VR画师笔下一跃而出,非遗南音与流行音乐创造性结合……中华文明的一个个文化符号汇聚在方寸舞台之上,不仅散发着年味,而且实现了艺术与技术的完美融合,传递着我们民族的信仰与智慧,展现了当代中国人自信昂扬的精气神以及传统文化在当下的活力。在这里,作为符号的上古神兽和非遗南音的意指大大丰富起来,增强了中国故事的感染力。

让符号富含中华文化意蕴,同时兼顾外国受众需求

文化符号是对文化内容的重新编码,既要保留文化对象本身的特性,又要符合国人的共同认知,还要便于受众理解其承载的含义。今天的中国,是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中国人不仅希望自己生活美好,也希望各国人民同样生活美好。在塑造国家形象中有效运用文化符号,既要着力打造富含中华文化意蕴的符号形象,也要兼顾世界人民的文化心理和审美需求,这样才便于受众从审美认知、艺术体验自然地过渡到文化理解和价值认同,进而实现潜移默化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从审美认知到文化认同,关键是得引起外国受众的共情。共情是一个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过程,是一种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心理认同。文化符号可以通过生活的共性来展现中国的特性,使外国受众通过共情对陌生的中国文化建立起共识,从而推动中华文化形象的建构。比如,李子柒的系列短视频,以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为主题,以服饰、器物、食材等元素展现不同的生活状态,使人心生向往,引发了外国观众的共情,拉近了他们同中国文化的距离,使中国的民俗文化、美食文化以一种日常的方式在国外的网络平台得到有效传播。

用好新媒体,深化文化符号的影响力

向世界展现更好的中国形象,既要“请进来”,又要“走出去”,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将文化符号融入受众熟悉的艺术表现形式,引导受众从艺术体验自然过渡到文化理解。

北京冬奥会期间,短视频博主“聆玲响叮当”在法国街头用小提琴演奏《北京欢迎你》,将北京夏季奥运会、北京冬季奥运会这两件世界体育盛事用音乐联系在一起,强化了北京“双奥之城”的形象。短视频博主“碰碰彭碰彭”身着汉服,在异国街头用古筝演绎《卡农》《梁祝》等多种风格的音乐作品,将东方与西方、古典与流行连接起来,成功架起中西文化沟通的桥梁。这种创新在于,将中国文化符号融入外国常见的街头艺术,并借助短视频等新媒体工具,实现了中国文化在异域的成功落地。

随着文化符号数量越来越多,其表现形态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艺术形式在承载文化符号上,可能会力有不逮。所幸的是,信息化和新媒体为不同类型文化符号的传播提供了契机,使其可以以更多样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并使其更符合当代人的信息接受习惯。

随着数字媒体逐渐成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我们应主动适应数字化浪潮,完善文化符号的数字化表达,以适应日益普及的数字化传播场景,为传播中华文化形象创造更多可能。比如,成为爆款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在创作中就大量运用数字技术,将舞蹈、绘画等进行数字化呈现,整部作品既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色,又有很强的科技感,这成为其成功“破圈”的重要密码。又比如,兔年央视春晚及元宵晚会,通过VR、AR等技术,增加了观众同文化符号的互动与联系,在《当“神兽”遇见神兽》节目中,观众可实时看到根据古籍内容设计的凤凰、麒麟等六种神兽的形象以及它们由VR画师落笔绘成的全过程,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

网络短视频更是为人们频繁接触中华文化符号提供了契机。作为一种全球流行的新兴媒介形态,网络短视频生动有趣,感染力强,为各国人民喜爱。网络短视频具有碎片化、低门槛、时效性强的特征,容易跨越不同文化间的藩篱而被海外受众理解和接受。比如,李子柒以蜀绣为主题的短视频,成功在海外推广了蜀绣这一非遗。李子柒透过短视频在潜移默化中为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地代言,让人们看到新媒体时代跨文化传播的多种可能性。

(作者:史春林,系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宿程晴,系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编辑 张霞)

 来源: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
  • 欢迎投稿 | 会员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主管:文旅部·中乡会扶贫委
  • 人民艺术家网 www.rmysjw.org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www.rmysj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41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