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家网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辽宁 江苏 山东 安徽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西 陕西 山西 黑龙江
四川 青海 海南 广东 贵州 浙江 福建 台湾 甘肃 云南 宁夏 新疆 西藏 广西 香港 澳门 内蒙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思想理论 >> 内容

京剧发展中的困惑:扮成贵族向评奖冲刺?

  核心提示:京剧发展中的困惑:扮成贵族向评奖冲刺?...
少鹏
 
        随着时代的进步,京剧艺术的发展必然被裹挟进现实社会结构的演变之中。从对上世纪以来京剧演出空间演变过程的简单梳理,我们就能明显地感受京剧受时代影响而产生的种种变化:
  上世纪初,戏曲从开放式的戏楼、戏台走进了封闭式的镜框舞台;上世纪50年代,戏曲开始从虚拟的空间走向了简约的物化空间;今天,戏曲从“空的空间”走向充满了现代审美、现代技术、现代材质和多元技术的空间,从静态的空间走向动态的空间。
  与当今京剧发展相伴的,是其在现代进程中诞生的一组全新的词语:当代审美、新观念、新视听、文本的无场次和多场次、表演中的歌队舞队、核心唱段、意识流的视觉表现,以及机械舞台、升降乐池、大制作、豪华包装、电脑灯、LED、激光、编程、多媒体、投影机、现代音响等。这些虽然看起来令人惊喜,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笔者却产生了些许忧虑和困惑。
  其一,当代京剧舞台外部形式的现代化和贵族化,似乎已成为一种终极目标,各地都以一种趋同性和从众心理,集中财力向着这个终极目标努力。这种艺术探索和追求,势必会掺合着各种功利思想,甚至把大众化的京剧扮成了贵族,向着各种评奖冲刺。庞大的演出阵容,壮阔的舞台结构,华丽的服装,只能在现代化的剧场、现代灯光和音响的条件下演出,这一“能上”不“能下”的状态,使京剧远离了老百姓。这类演出一旦获奖结束,它的生命也就结束了。
  其二,京剧艺术过度的依赖布景和灯光,使自身的文化个性被逐渐消解。中国京剧的呈现方式,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曾轰动过美国,并给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以启迪,促进了布氏体系的完善。中国京剧之所以被世界认可,就在于它独特的文化个性。今天,舞台上的大制作和所谓的“包装”,及话剧化的倾向,使戏剧的自由空间受到阻隔,程式性的表演不能完美地呈现,虚拟的真实变成真实的虚拟,华丽的舞台美术使观众的视觉惊喜,惊喜中消解了戏剧的本体。英国戏剧家彼得·布鲁克曾写道:“在搭起粉饰一新的,装潢富丽,有灯光装置的高高舞台上——为的是有助于无知的人相信,他是神圣的。”他在《空的空间》一文中写道:“剥离去戏剧的一切非本质的东西,为的是更好地把戏剧的潜能发挥出来。”这和京剧表演艺术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今天京剧舞台的外部形式,可以说不尽如人意。表面上是舞台美术家的创作偏离,从深层看原因十分复杂,其中有文本风格的走向,导演的强势地位和对表演空间的偏见等因素,这些需要二度创作从整体上对京剧艺术规律进行认真地把握和遵循。然而,遗憾的是,理论滞后,文艺批评失语,创作者缺乏担当精神,对戏剧的繁荣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回顾十年前,京剧《膏药章》在冲刺精品剧目时,我们特意赴京倾听专家们的指导。诸位专家一致建议不要大动,会上,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姚欣说了一句话:“小改大变样。”同时,在舞美方面告诫我们:“千万不要因为有了钱,就堆很多东西在台上。”为了推出好作品,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声音。
  尊重戏曲的文化精神,尊重京剧表演的规律,在有形和无形中彰显京剧艺术的个性,相信这是我们对京剧艺术的共同期望。

                                                                              (编辑:张燕)

 来源:人民艺术家网
  • 欢迎投稿 | 会员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主管:文旅部·中乡会扶贫委
  • 人民艺术家网 www.rmysjw.org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www.rmysj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41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