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家网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辽宁 江苏 山东 安徽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西 陕西 山西 黑龙江
四川 青海 海南 广东 贵州 浙江 福建 台湾 甘肃 云南 宁夏 新疆 西藏 广西 香港 澳门 内蒙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思想理论 >> 内容

戏曲编剧须回归戏曲本体

  核心提示:戏曲唱词的编写要根据剧种、题材、人物的不同气质展开。数百年间,戏曲的唱词风格已经形成定式,什么情境需要古意盎然?哪一部分需要插科打诨?都需要根据戏曲特性和戏剧情境去研究对待,只有对戏曲足够熟悉才能写出...

戏曲唱词的编写要根据剧种、题材、人物的不同气质展开。数百年间,戏曲的唱词风格已经形成定式,什么情境需要古意盎然?哪一部分需要插科打诨?都需要根据戏曲特性和戏剧情境去研究对待,只有对戏曲足够熟悉才能写出符合戏曲气韵的唱词。

在所有演剧形式的剧本里,戏曲剧本显得尤为特殊,这是因为在长达数百年的流传中,戏曲所包含的各种艺术元素都分别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定式,即“程式”。其中戏曲剧本的创作也同样具备一套独特的编剧程式,这使戏曲剧本创作与其他戏剧剧本创作有了更多区别。这套程式的出发点就是戏曲本体,一名优秀的戏曲编剧必须扎根戏曲本体。

戏曲编剧要充分掌握唱词的格律和布局。近年来有不少优秀的影视剧、话剧编剧创作了一些戏曲剧目,他们在自己领域都写出过上佳作品,但是创作的戏曲剧目却不尽如人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具备唱词写作的能力。

戏曲的唱词创作难在哪里?可以从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去谈。

从技术方面说,戏曲编剧要做到对韵辙的熟练运用。韵辙是指特定的文体里,在某些句子的一定位置上使用同韵的字。通俗地讲就是要合辙押韵,这样唱出来才能动听。如今大部分戏曲剧种的韵辙,用的都是明清以来北方戏曲曲艺常用的十三韵,俗称“十三辙”。戏曲编剧必须熟练运用十三辙,做到同一段故事可以用不同韵辙的唱词写出来,以适应不同的舞台要求。这需要创作者具备一定的古典文学功底,同时要做大量的练习和积累。

从艺术上说,戏曲唱词的编写要根据剧种、题材、人物的不同气质展开。数百年间,戏曲的唱词风格已经形成定式,什么情境需要古意盎然?哪一部分需要插科打诨?都需要根据戏曲特性和戏剧情境去研究对待,只有对戏曲足够熟悉才能写出符合戏曲气韵的唱词。

戏曲编剧需要对戏曲特有的叙事特色有足够的理解,这是目前很多戏曲编剧欠缺的基本素养。剧本作为一种文学载体,跟其他文体最大的区别就是它要服务于舞台演出,戏曲剧本自然也一样。近年来许多戏曲剧目上演后观众不买账,觉得不像是“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编剧没有立足戏曲,而是采用了其他剧本文学的创作思想来创作戏曲。

戏曲的叙事有什么独特性呢?在话剧、影视剧的创作中,故事情节转折和矛盾冲突的设置是最主要的,有矛盾才会有戏。戏曲的创作则不然,戏曲强调抒情,有些戏曲剧目甚至用淡化矛盾冲突的方式来凸显抒情,比如京剧《玉堂春》,戏曲的重点并没有放在主演怎么造成的冤狱,意中人又如何要救她,而是在【起解】【会审】两折戏里用回忆的方式去表达主演所感所想。其中“起解”的剧情就是主演在赶路的时候回忆往事,是一段时长四十分钟的戏,其实拿掉后也完全不影响剧情发展。但是观众被主演的情感所打动,完全不觉得累赘。

戏曲强调“以歌舞演故事”,给“歌舞”留足空间才能讲好“故事”,这是中国戏曲创作的独特程式。当下许多戏曲之所以不受欢迎,不少是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在剧本创作中过多考虑了戏剧冲突的重要性,反而淡化了最该保留的抒情空间。

戏曲编剧要深入了解所创作作品剧种。近年来戏曲界流行起一种“一本多用”的现象,同一个编剧创作的同一个剧本被多个剧种演绎。事实上每一个剧种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而戏曲编剧的创作必须契合这种气质,才有可能创作出符合该剧种规律的戏曲作品。

中国有三百多个戏曲剧种,每个剧种都有自己独特的演剧规律,比如昆曲的唱词讲究雅致,长短句并用;京剧的唱词讲究精致,少有长篇大论;而梆子腔节奏较快,讲究以唱当先。那么,在唱词安排上这三个剧种就应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布局。而这仅仅是唱词的安排,其他诸如场次安排、叙事节奏等每个剧种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过去的戏曲界,每个剧种都有自己专职的编剧,他们熟悉并且能够驾驭本剧种的编剧程式,所以能够创作出契合本剧种气质的作品。

这些演剧规律其实也属于戏曲程式,是戏曲编剧必须掌握的。如果编剧不能驾驭剧本的程式,演员拿到的剧本就会非常棘手。曾有越剧团的主演提到,他们拿到的某些剧本都是用普通话创作的,需要演员自己翻译成越剧语言。如果演员没有这个能力,结果就是令观众听着不舒服,认为这不是越剧,导致了这个戏的失败。其实,如果编剧在创作阶段就按照越剧的气质和规律写剧本,就会避免这种不必要的麻烦。

戏曲编剧还需要了解剧本演员的个人特色,学会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演员优势。戏曲是舞台艺术,最终要靠演员在舞台上完成创作,这就要求戏曲编剧在创作的时候必须考虑演员的自身条件。演员自身的舞台气质和技术条件,决定了他所能把握的剧本和题材。戏曲编剧对所创作剧目的演员有足够的了解,可以大大提高剧目最终呈现在舞台上的艺术效果。比如有的演员嗓子好,那唱词就可以多写一点,有的武打好就要留出武戏的创作空间,即“量身打造”。

在戏曲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量身打造”一直是戏曲编剧的一种基本创作方式,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创作出的精品剧目也最多。例如大家熟知的京剧四大名旦,因为各自的艺术风格不同,编剧们也为他们量身打造了不同艺术特色的剧目,这些剧目助推他们取得了日后的艺术成就。

一名合格的戏曲编剧要从写作、舞台、剧种、演员各个方面着力,才能写出符合戏曲逻辑的剧本。而这几个方面都是依托戏曲本体而存在,因此,只有扎根戏曲本体才能创作出真正的中国戏曲剧目。

(作者:孙霆,系剧评人)


                                                                (编辑 初凌宇)

 来源:光明日报
  • 欢迎投稿 | 会员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主管:文旅部·中乡会扶贫委
  • 人民艺术家网 www.rmysjw.org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www.rmysj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41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