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导演做造型,网友不买账...
邱振刚
近日,一部号称投资过亿的“东方魔幻电影”在各地展开了上映前的宣传预热。在一次派对式的宣传活动中,导演畅谈了这部电影拍摄过程中遇到的“五大难题”:“首先是古装,服饰都是精心打造的;其次,都是大腕明星,有非常多的档期要去协调;第三,魔幻题材,在化妆造型上耗费也相当高,我们特地请了好莱坞的造型师前来负责造型;第四,有大量战争戏,陈坤有一场‘一夫当关’的戏就拍了40多天;第五就是特效,1200多个特效镜头,后期花费了半年多的时间。”
一个青年导演,初次担纲大制作,就遭遇了“五大难题”并逐一战而胜之,着实不易。问题是,笔者看来看去,这“五大难题”中,至少三项都集中于造型层面,这让笔者不由得心生疑惑:电影何时变成了一门造型艺术?电影还需不需要通过讲故事来感动人、鼓舞人,让“艺术点亮人生”?好造型、特效究竟也是电影的一部分,可目前透露的各种人物造型,实在让人对导演解决难题的本领乐观不起来。从公布出的定妆照来看,片中人物造型被网友恶评,这对于制片方来说并非是“躺着中枪”。因为这些人物造型,从细节到整体风格,几乎无不存在模仿痕迹,模仿的对象居然还是——你绝对想不到——《无极》。
非但导演如此,制片在谈起该片时,最引以为自豪的,与电影究竟要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无关,而是由于女主角的皮肤过于娇嫩,对金属过敏,于是剧组专门耗费二两黄金为她打造了面具。我们暂且不计较黄金算不算金属,只是在想,既然导演、制片的侧重点竟无一关乎剧情,那么影迷们自然有理由怀疑这样一种可能:电影并没有真正讲好一个故事。
其实,关于中国电影导演——尤其是一些炒作得热热闹闹的大片的导演,讲不好故事已经由来已久。中国导演总是对美国好莱坞导演在拍摄大片时的大笔投资满腔“羡慕嫉妒恨”,曾有一位青年导演撂下狠话,说给自己一个亿,也能拍出《泰坦尼克号》。但是,看看以一部《海角七号》为人所知的台湾导演魏德圣,当年他为了把吸引自己的故事搬上银幕,玩命般地到处拉投资,历时十年一遍遍打磨剧本,这才有了刚刚上映的《赛德克·巴莱》。而拍出了《泰坦尼克号》《阿凡达》的卡梅隆,对技术手段的运用水准之高,在全世界影坛也处于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一哥”地位。但我们现在来看看,对于电影中故事与技术二者的关系,他是怎么说的——“我在拍摄一部新电影、阅读剧本的头几个月,不会想应如何拍摄,也不会想技术层面的其他问题。占据我所有思绪的,只有人物和情感……此后,我才会考虑灯光、画面等技术层面的问题。我们必须时刻谨记,到底什么才是一部电影的灵魂。”
偶像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毕竟,如果电影中的故事拥有打动人心的力量,那么,最先被打动的就是导演,如果他发自内心地想讲好这个故事,他就会竭尽所能投入其中,这也是一部好电影的前提。即使出于经验欠缺、成本不足,电影有这样那样的瑕疵,但透过这些,我们仍读懂导演的真诚,读懂这部电影的独特之处、优秀之处。所以,在解决“五大难题”前,我们的青年导演们还是要问清楚自己这样的一个问题:我的电影,能讲好一个故事吗?我的电影,怎样拍才能打动人心?这,才是一个导演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最需要打通的任督二脉!弄不清这个道理,即使拿到天文数字的投资额,要拍出《泰坦尼克号》《阿凡达》这样的影片,也永远只是一个传说。
(编辑: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