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家网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辽宁 江苏 山东 安徽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西 陕西 山西 黑龙江
四川 青海 海南 广东 贵州 浙江 福建 台湾 甘肃 云南 宁夏 新疆 西藏 广西 香港 澳门 内蒙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思想理论 >> 内容

杜甫忙了,经典受伤了

  核心提示:杜甫忙了,经典受伤了...
陆尚
  
       近日,“诗圣”杜甫突然“很忙”,在网络蹿红,然而他被广大网友热烈追捧的缘由却并非他的千古名句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而是无数在微博和帖子上疯传的关于他的五花八门的涂鸦图片。今年恰逢杜甫诞辰1300周年,在相关纪念活动还在筹划之际,杜甫却以此种方式先火了起来,对此我们不知该感到欣慰还是忧虑。
  其实,伴随着杜甫画像涂鸦事件的逐步升级、愈演愈烈,来自各方面的不同声音也是纷纷扬扬、争论不休。力挺者以为,这个现象引起大家关注杜甫是好事,涂鸦是对于画像的“再创作”,对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具有很好的作用,也体现了一种童心和童趣,应该呵护。批评者则不以为然,认为网友创作时要考虑杜甫的身份地位,要尊重传统文化,而对文化的恶搞,对人物的穿越,则反映了当前一个时代的浮躁。对于网友的这种近乎于疯狂的涂鸦游戏,笔者亦是深感忧心。在笔者看来,减压、增强创造力、保持童心童趣,似乎并不能成为其名正言顺地对诗坛巨匠的画像进行恶搞涂鸦甚至丑化的借口,更何况对于杜工部画像的“再创作”早已超越了学生群体调皮捣蛋的涂涂画画,而成为网络上的集体狂欢行为,一些图片也远远突破了能被接受的尺度,更有甚者,则重新编排了诗人生平,称其“插画模特”。也难怪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要在其新浪官方微博转了一组“杜甫很忙”的涂鸦图,并配上韩愈的《调张籍》一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表达不满之情。
  据悉,网上传播的“杜甫很忙”的涂鸦是以高二《语文》人教版上的杜甫《登高》一诗的配图为原图进行“创作”的。这幅由蒋兆和创作的《杜甫像》中,大诗人杜甫侧坐在石头上,迎着风略抬起头,面带忧郁,尽显其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百姓苦难生活的同情。而在网友们的笔下,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子美忧国忧民的形象被彻底颠覆了,不但被“穿越”到现代骑自行车、打篮球、打CF实战游戏,在电脑上写诗、在路边摆摊卖西瓜,甚至还变身为火影忍者、骑着扫帚的哈利·波特,甚而突破性别变成了一位妖娆的美女……可谓极尽想象之能事。有网友开玩笑说,“为了画杜甫,语文课本都快脱销了”,人们对于涂鸦游戏的热衷由此可见一斑。实际上,遭遇恶搞的又岂止杜甫一人,此前李白、辛弃疾、雷锋等文化名人和精神偶像都曾成为网友们消遣的对象,被极度娱乐化和消费,引发猛烈的网络集体热潮和集体围观。曾几何时,网络恶搞已成了一种被人们所“习以为常”的怪现象。而对此,甚至有人声称:没被涂鸦过,就不算是“大家”,“娱乐一下大众,无伤大雅”。但我们不得不看到,在这些“娱乐”事件中,“大家”和“偶像们”俨然成了一个娱乐大众的玩偶,以及被恶搞和释放压力的对象,在其形象、尊严和声望被狠狠地丢到了一边的同时,其身上具有的强劲的人文情怀和精神力量也被无情地消解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应该说,文化名人和精神偶像们为我们灿烂、丰富而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继承和传扬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身上也承载着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力量。随便对如此重量级的文化大家进行涂鸦、恶搞、丑化也就反映出了一些人对于文化的淡漠、精神的缺失与素养的不足。对于文化我们要怀有敬畏之心,对于为我们文化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名垂青史的个人更要心生敬重和感恩,因之,又岂能将他们作为娱乐大众的对象呢?笔者希望,给为我们创作和留下了很多美妙篇章和诗歌的大诗人杜甫多一些敬意,少一些亵渎吧!让“诗圣”从此种不堪的“忙碌”中脱离出来,歇一歇脚,不要让过度的娱乐将其消费殆尽、使其形象破损!请尊重我们的先人和文化。
                                                                    (编辑:周学强)

 来源:人民艺术家网
  • 欢迎投稿 | 会员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主管:文旅部·中乡会扶贫委
  • 人民艺术家网 www.rmysjw.org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www.rmysj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41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