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家网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辽宁 江苏 山东 安徽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西 陕西 山西 黑龙江
四川 青海 海南 广东 贵州 浙江 福建 台湾 甘肃 云南 宁夏 新疆 西藏 广西 香港 澳门 内蒙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思想理论 >> 内容

裸体都可以称作艺术吗?

  核心提示:裸体都可以称作艺术吗?...
 王文革    
 
       近日,网上有一条颇引人注意的新闻:《烟台裸体雕塑毁誉参半,管理方欲给其穿裤衩》。给裸体雕塑穿上裤衩,如同侯耀华的小品中所讲的情节那么令人发笑。但在烟台,这不是笑话,而是挺严肃的话题。该新闻说的是烟台开发区天马栈桥一组“原生态”的裸体雕塑陡然成了市民热议的焦点。人们所讨论的核心,是在这么一个街头放上这些裸体雕塑,到底合不合适?从造型上看,这些雕塑不仅很裸,而且隐含“性趣”。比如,一个底座刻有“我的宝贝”标题的雕塑,其造型是这样的:一个夸张地咧嘴大笑的男人,身体后仰,双臂前伸,抱起一位女人的臀部;女人双腿伸直、张开,夹着抱着她的男人;女人挺着夸张的胸部,头部后倾,快乐地笑着;她抱着孩子,孩子紧贴着她的胸和脸。整个情景似乎爱意浓浓、情趣浓浓。这肯定是幸福的一家人。这样的雕塑放在街头,既有反对的,也有肯定的。反对的意见认为,这样的裸体雕塑多为女性,一些细节和敏感部位都很清楚,看了很不舒服,“让孩子看了多不好!”肯定的意见认为,这样的题材很贴近农村生活,没有什么不妥,而且“主题都围绕着爱,尤以母爱为主,面向大海,这种感觉应该是圣洁的”;“艺术品如同一面镜子,什么样的人看到后就会有什么样的想法”。有说好有说坏,可谓毁誉参半。据说这些雕塑的管理方正在考虑是不是该给这些裸体“穿”上裤衩。这些作品是一位叫于庆成的艺术家的作品;他还有更“大胆”的作品,但没被选用。
  公共场合的裸体总是具有刺激震撼、令人怦然心动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对禁忌的触碰。人类社会的各种风俗的、道德的、宗教的、法律的、政治等等的要求很多,但没有几个政府、社会会去管人们穿不穿衣、如何穿衣。穿衣、合适得体地穿衣,本就不是一个问题,你穿也得穿,不穿也得穿,即便不是为了保暖、防晒,你也要遮羞。这“羞”有着巨大的力量,逼迫着人老老实实地穿上衣服。裸体就成了禁忌。而风险最小、快感最强的行为,恐怕就是当众裸体了(公布裸照也属此列)。只是乐于敢于这么做的人少之又少;如果多了,你也裸他也脱,大街如同澡堂,也就无所谓裸不裸了。但裸体似乎对人还是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国外有在野外光着身子裸走的,也有在浴场裸泳裸浴的;西方还有人为了找乐子,专门去公共场所比如足球赛场裸奔的,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人轰赶也不觉难堪,反而其乐无穷。人们似乎有一种脱掉衣服的冲动。但这种脱还必须分清场合。场合可分三类:公共场合、个人场合、特定场合。没有他者的场合是个人场合,有他者的场合是公共场合,沐浴的场合是特定场合。在野外裸走,其场合是个人的;裸浴裸泳,其场合是特定的;唯有裸奔,其场合是公共的,而且,裸奔似乎是专挑公共场合。另外,公开裸照也似乎与裸奔没有太大差别。如《以色列40名女性拍裸体照抗议性别歧视》的新闻(2011年11月24日中国新闻网)所展示情景:这些女子光着身子、拉着写有抗议标语的横幅。从照片来看,这些女子虽是表示抗议,但多数人是欢快地笑着;没笑的几位也还算神情轻松坦然。跟“裸体”有关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可见其趣味性、吸引力。但公共场所不接受裸体。在我国,曾有一群艺术家到野外去做裸体艺术,但遭到附近村民的轰赶。这与国外对待裸奔的态度如出一辙。裸体,到底是一种敏感的行为、敏感的题材。
  想当初,人猿相揖别之时,人类的祖先不会也不用穿衣,男男女女都光着身子去跳舞、去捕猎,没有什么不好的,反倒是身上披挂点什么、刻画点什么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也许是为了吸引异性,有人就开始把跟性征有关的身体部位加以装饰。这种装饰让相关部位更显眼、更突出。久而久之,这些本来是被装饰被突出的部位,就变成了必须加以覆盖、加以遮掩的部位,进而成了“羞耻”的部位。于是,装饰成了遮羞。这种变化是奇妙的,简直有些不可思议。这种羞耻的观念对我们来说是先验地存在的,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要接受、培养这样的观念、禁忌。现代人、现代艺术以自由、解放的名义,试图打破这种观念、消解这种禁忌,于是就有了各种裸体的现象和形象。而在现实生活中,全裸好像不太可能,不裸又似乎不太心甘,于是就在遮掩与裸露之间徘徊,遮遮掩掩,既露还遮,既遮还露。比如在旗袍的开衩上做文章,在迷你裙的长度上下工夫。少到无以复减的地步,便是三点的比基尼了。玛丽莲·梦露有一个经典的照片:梦露站在梯上,一阵向上的风把她的白裙吹起,她放声大笑。这一瞬间正好被下面的摄影师拍下。这样的照片可以说是“妙手偶得”,却很形象地表明了美国社会的欲望与诱惑。
  现代艺术的创新,往往从题材、形式方面寻求突破,形式方面的突破,往往是打破传统的形式美法则,创造出夸张变形的、丑的形式;题材方面的突破,往往是打破现实的严肃规范,创造出“犯忌”的形象。似乎只有这样的作品,才具有震撼的力量。对于造型艺术来说,光裸体已经不够吸引眼球了,还必须与性、与爱这样的元素联系在一起,似乎只有这样的裸,才能表达先锋、前卫的观念,才能吸引观众、引起关注。所以,现代艺术的创新,某种程度上讲,不是在比谁的艺更高,而是在比谁的胆更大。
  烟台的那一组“原生态”的雕塑,要不要“穿”裤衩,其实是两难的,不穿裤衩固然令人难堪,穿上裤衩难道就不会起生理刺激吗?这里的问题,一是作品的题材内容,也就是雕塑的造型形象决定了它所给予观众的影响效果(“艺术品如同一面镜子,什么样的人看到后就会有什么样的想法”这样的说法是有限度的);一是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也就是它所摆放的场所决定了它所给予观众的影响效果。裸体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何裸、何处裸。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安格尔的《泉》,都是裸体,符合传统的优美法则;没有表现性爱的元素、没有再现性爱的情景,画面单一纯净,而且与现实生活有相当距离,虽裸而高贵,虽裸而优美。罗丹也有不少裸体的、表现青年男女爱情的雕塑作品,但其造型却能脱离肉体而张扬精神,“穿”上裤衩就成了笑话。

                                                             (编辑:文心)

 来源:人民艺术家网
  • 欢迎投稿 | 会员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主管:文旅部·中乡会扶贫委
  • 人民艺术家网 www.rmysjw.org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www.rmysj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41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