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壮大文艺志愿者队伍...
陆尚
12月5日是第26个“国际志愿者日”,“志愿者”再成国际热词,中国也不例外。据有关部门统计,1993年以来,全国已经有4亿多人次志愿者为社会提供了超过83亿小时的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世博会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以及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等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广泛影响。2008年,是中国志愿者群体最受世人瞩目的一年。从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到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自觉地融入民族的大悲大喜之中,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中从不缺乏文艺工作者的身影。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在第九次全国文代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壮大文艺志愿者队伍,建立健全文艺惠民志愿服务工作机制,依托各全国文艺家协会、地方文联、产(行)业文联和部队系统,统筹规划、整合资源、上下联动,积极开展城乡共建、区域共建、军民共建等多种形式的文艺惠民活动。可见,文艺工作者深入开展志愿行动将是促进文化惠民的一项创新性举措。
当志愿者精神被不断继承和传扬,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参与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汶川大地震后,摄影家志愿者深入抗震救灾一线,在帮助灾区人民救灾的同时,用镜头记录下抗震救灾过程中的震撼和感动;舞蹈家、音乐家志愿者赴灾区开展“艺术心理救援”,用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形式抚平灾后群众的心理创伤,减轻他们心灵上的负担;文学家、美术家等志愿者用手中的笔,为坚强的四川人民书写、画像,一首首诗歌、一篇篇文章、一幅幅画作,似一股暖流给受灾群众以力量;一批明星志愿者赶赴灾区,扶危救急,广受好评。
患难见真情、显担当,日常生活中则见坚守、显追求。在中国文联开展多年的“送欢乐、下基层”活动中,文艺家们主动参与、积极响应,进农村、进边疆、进厂矿、进学校、进社区,把快乐和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食粮送到了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基层群众身边;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发起的“字典援助活动”中,一大批知名艺术家作为志愿者,捐赠募集资金购买正版字典,并将它们亲手送到贫困地区的学生手中;辽宁、上海等地文联的文艺工作者志愿参加开展了多年的社区文化培育帮扶活动,培养了众多基层文艺工作者……作为文艺志愿者,文艺家们在行动,他们在各种公益活动中发挥着自己的专业特长,并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志愿活动中来。对社会,他们奉献了力量,播撒了文化的阳光雨露,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发展;于个人,他们又在此过程中深入了生活,感受了社会的温度,积累了创作的素材,增长知识,提升境界,得到了志愿活动的反哺滋养。
志愿活动因文艺工作者的参与,通过示范和表率作用,能吸引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有利于形成“全民志愿”的社会氛围。同时,像“送欢乐、下基层”、文化下乡、文化“走转改”、文艺边疆行等文化惠民活动,一方面要加大政府扶持和组织的力度,另一方面也可以采用文艺志愿者专题专项行动的方式使之持之以恒、扩大覆盖。这样做还能吸引文化体制改革后多元文化体制下有更广泛的文艺工作者参与其中。为此,可以设立专门的文艺志愿行动标志。
近日,著名唐山农民救灾志愿者小队为把他们的志愿救灾行动坚持到底,以签约的形式庄重宣示他们的志愿者决心,令人钦佩可敬。我们的文艺志愿者行动不妨学一下他们的好做法。
无论如何,文艺志愿行动,是大有可为、大有意义的事。
(编辑: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