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家网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辽宁 江苏 山东 安徽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西 陕西 山西 黑龙江
四川 青海 海南 广东 贵州 浙江 福建 台湾 甘肃 云南 宁夏 新疆 西藏 广西 香港 澳门 内蒙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散文 >> 内容

山东·程世霞散文选登

  核心提示: 沉淀进运河里的乡愁 乡愁是剪不断的人生脐带,是走到天涯海角都摆脱不了的精神羁绊。 大运河太长,我只生活在其中的一段,我的乡愁,就沉淀在了东关大街古运河畔的码头、河床、河沿的狼窝、低矮的老屋…… 小...

沉淀进运河里的乡愁

 

乡愁是剪不断的人生脐带,是走到天涯海角都摆脱不了的精神羁绊。

大运河太长,我只生活在其中的一段,我的乡愁,就沉淀在了东关大街古运河畔的码头、河床、河沿的狼窝、低矮的老屋……

小时候,家门前的运河故道,早已不见了往昔“舳舻蔽日”“崇武连墙”的盛景,河床大多时间都是干涸的,运河南岸发电厂的排水阳沟,一年四季流淌着为发电机降温排出的废水,说是废水却相当清澈,清过井里挑来的饮用水。它泥泞了河底,也成了我们享受的小溪,浆洗衣物的水源。“民以食为天”是那时体会最深的真理。无论放学后还是节假日,围绕着吃饭尽其所能,是填充业余时间最饱满的内容:春天勒榆钱,夏天拾麦茬,秋天扫树叶,冬天捡树枝,拉风箱、拾柴草,更多的时候,是跟姐姐一起在电厂阳沟旁大堆灰黑色的废煤渣里捡炭核。

山东·程世霞散文选登

电厂靠燃煤发电,大锅炉烧过的煤渣倾倒进运河河床,里面含有未完全燃尽的炭块和颗粒,我们称为“炭核”。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堆煤渣成了周围人家的燃料补给,吸引来运河两岸的孩子们纷纷来此“淘煤”,我和姐姐便是最积极参与的成员之二。我们捡炭核的专用武器是一把粗铁丝弯成的小耙子,再拿个盛炭核的小铁筲(盛过油漆的废桶)或破盆子,先用耙子在煤渣堆中间扒拉出个站脚的窝,立住脚,再一手扒煤渣一手捡炭核。脚下虚滑,要不断地变换姿势。为淘到更多的炭核,还要频繁地变更阵地,像打几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手。一边不停地扒动捡拾花生米大小的炭粒,一边不停搜索周边有无别人漏检的大炭核,同时频频抬头翘望电厂那扇紧掩着的铁栅栏大门,因为那是煤渣的源头。如果遇上铁栅栏门徐徐打开,从里面推出一车蒸腾着热汽的新煤渣,孩子们就像看到了芝麻开门的宝藏,一拥而上,不管师傅如何的高声吆喝:“闪开啦!闪开啦!烫着了哈——”孩子们仍不顾一切的扑上去,奋力地抢着往自己怀里扒。工人师傅出门前会往铁车上喷洒些水,刚出炉的煤渣便“滋滋”地冒出热气,推出来的煤车拖着一溜白烟,如一头喷吐着粗气的老牛,跌跌撞撞地冲进河岸边。从通红的炉膛里扒出的煤渣余温很高,水浇不到的地方甚至燃着红火苗,可越是燃红的炭渣,说明越是没有燃尽,就越是争相抢拾。我从小人就长得瘦弱,抢不过体壮的对手,被挤倒了、或挤趴在炭渣上却没抢到炭核的事情时有发生,让炭渣划破了手、扎破了腿更是屡见不鲜,自己随便用阳沟的水洗去黑灰,像每天见到河水一样平常,却从没感染过伤口。

炭核捡得少了会很沮丧,要是哪天能捡满一小筲,便有小小的成就感,回家遇到长辈或家人要先炫耀一下:“今天捡满筲了。”然后惬意地倒进炭盆里。母亲白天都在外干临时工,要是听到奶奶或叔叔婶子夸奖一句:“呵!捡得不少,四妮真能!”一种被认可的自得油然而生,转身又飞跑向煤渣堆。虽是兴奋自豪,却从不敢毫无顾虑的仰面朝天抒发心性,因为发电厂直冲云端的烟囱,一年四季向空中喷吐浓烟,颜色时黑时白,长长地尾巴拖拽出画卷般的风景,准确指明着风向,烟尘洒落在运河两岸,让我们很不情愿地吃尽烟灰,那烟尘最容易眯眼,大人孩子由此练就了一手熟练的翻眼皮功力。

电厂发电机需要反复降温,为了重复利用水源,发电厂截出了运河的一段河床,两头围堵上土筑的河堤,建置了一个晾水池,池内垒砌了两排整齐的砖垛,每一垛上端伸展出六七个树股样的铁管向外喷涌温水,白色的伞形水花喷薄而出,就象一朵朵盛开透明地喇叭花,冲上高位的水花,闪亮晶莹,礼花一样撒落出大大小小的玉珠,砸向水面,泛起层层叠叠的涟漪,煞是好看。从水池边走过,脸上会有温润的雨露洒落,那是我守望最早的喷泉。池水很深且温度宜人,男孩子便偷偷溜进去戏水,有一次竟淹死了一个孩子。此后,晾水池四周用砖垒砌了高高的镂空墙,墙头还装了铁丝网,我们无法再进到池水边,就站在河沿上观望那一池重重叠叠向四面八方喷涌的水花,大大小小的伞形交织着,泛着透明的折射光,整座水池上方蒸腾起雾霭,在阳光映射下闪现着飘忽不定的彩虹,像悬在空中五颜六色的彩练,动感如幻境,映像成儿时最美的风景。

赏景是顺道的事,各种形式多样的游戏:跳皮筋、踢毽子、砸沙袋、抓石子、捉迷藏、岌岌灵耍大刀,还有军棋、跳棋、猜谜儿……无论是文的还是武的,每一种都带给我们欢快真切的乐趣。那时,没有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没有堆积如山的作业题,有的是成群结队的玩伴,玩出了花样翻新的形式。不管白天黑夜,码头是不约而同的集合地点,雨水冲出的狼窝是最佳的藏身之所;夏天在平滑的码头石板上席地而坐,热得烫屁股,嬉称能治拉肚子;码头的条石排列整齐均匀,相间的缝隙是跳房子自备的划线……

山东·程世霞散文选登

玩耍时忘乎所以,干活时也饶有兴致。当年多数人家都是拉风箱烧地锅做饭,在低矮的厨房里,捡回家的炭核,不断续进灶膛,火苗舔着锅底,笼屉的蒸汽送出阵阵饭香,汗水也从眉额顺着脸颊流到腮边,给蒙上灰尘的脸蛋绘出白皙的曲线。二姐习惯一遍拉风箱,一遍伴着“呱嗒嗒、呱嗒嗒”地节奏,一段接一段地哼唱样板戏,那情形不是在劳作,而是在享受样板戏的激情乐章。二姐从小爱唱,嗓音洪亮,字正腔圆,是我们姊妹中唱歌最好听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单位和街道的文体活动丰富活跃,经常举办群众汇演,二姐频频登台演唱,也是掌声阵阵。

令我们河沿上的孩子雀跃地事情,还有运河来水的时候。每年春灌季节,黄河都开闸放水,通过运河输送水源浇灌粮田,当汩汩的黄河水涌进运河,远远望见浑黄的水流碾过河底绿色的苔藓蔓延而来,一群孩子便欢呼起来:“来水了——来水了——”,从引领着水头向前奔跑,演变成撵着奔涌的水流追赶呐喊,像是欢迎远来的客人。河里的水位开始迅猛上涨,半天时间便呈现出黄河的浩荡,大有溢满河床之势。盯着身边滚滚的洪流,似乎带动了体内血液的流动,心中升起一种莫名的澎湃。站在码头台阶上,不停地撩水花,打水漂,母亲这时会反复叮咛我们:“水深着哩,可别下河啊!”几天后水流缓慢下来,黄河的泥沙也开始沉淀下去,现出一河的清澈,这是洗衣服的最好时机,妇孺孩子争先恐后端着洗衣盆蹲到码头石阶上,揉搓浆洗。此时也意味着灌溉进入尾声,河水很快就要耗下去了。

小时候没有乡愁,总想看看河水流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河流扑向的远方又是如何的精彩?总想走得远一些,更远一些。可是,长大真正离开故地,才体会到一种浮萍般的心虚,没有归属感的恍惚。记忆深处永远抹不去的,是儿时土屋、码头石阶、河里的蛙鸣、院里的枣树、电厂的烟囱、流水的阳沟……影印成心底甜蜜又酸涩的情结,安放着一生的灵魂。

故地拆迁之后,多次的河岸漫步,渴望重温儿时梦境,然而——乡愁,不是回不去的故地,而是能回得去原处,却回不去以往的物景心境,没有了亲近的故人,走远了当初的童心,失去了迷恋的岁月……

乡愁,是想住早已湮灭的矮屋,是想见却已失散的亲人,是想回永远回不去的家……

乡愁,是流走的岁月,是失去的曾经……

 

 

父亲和他的“瘦竹斋” 


我见过山野之竹,青郁一片,挺拔傲然,任风吹雨打都气冲霄汉;也见过庭院之竹,翠绿静雅,风韵超然,无论春夏秋冬都生机盎然。不管是山野巨竹还是房前青枝,它们都虚心有节,不媚不妖,身姿挺立,瘦骨傲娇,不妄自尊大,也不挑检环境劣差。

小时候,当父亲给我家那三间老旧的土砌房屋题名“瘦竹斋”时,我并不理解那枚“瘦”字的好,在我眼中,“瘦”总连着弱、贫、病、少,也就不喜欢它的嶙峋之貌。然而,父亲用一生诠释了瘦竹的坚韧与刚正,让“瘦竹斋”三个字在我心里渐渐扎根和明了。

                                

“斋”之本意是房屋,仅以三间土房定名的“瘦竹斋”,夹杂在古运河商埠区富户商家的深宅大院之中,与邻里的高墙豪屋相形寒酸,父亲在它狭小的空间里,书写了一生的正直刚毅,它见证了父亲秉性中的勤奋进取,承载了父亲瘦竹岁月里的担当不屈。

生于古运河畔风雨飘摇的民国时期,父亲宛如一株深埋贫瘠土壤的竹笋,在凄风苦雨中挣扎探寻。十岁时(1936年),因家庭穷困进入民办学堂“博聊关”当工友(童工),稚嫩的肩膀担负起敲钟打杂、侍奉先生、开关门窗、扫地乃至掏茅厕等一应杂活,从不知道吃顿饱饭是什么滋味,苦难艰辛的环境中,他像一根无缝不钻地瘦竹挤出了学习的间隙。白天,敲完上课铃瞅机会坐到教室两侧的过道听会儿课,还要随时给先生递毛巾擦黑板,快下课时赶快溜出来,去准时敲响下课铃。夜里侍奉完先生,回家熬夜写小楷,没钱买纸笔,就捡来别人扔掉的废纸裁剪,不用的笔头整型。富家子弟的讥讽,成为他刻苦学习的动力,名列前茅的成绩赢得了同龄人的侧目。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就这样积攒下文墨的功底,一株嫩绿的笋芽顽强地破土而出。高小毕业,父亲以全县最好的成绩考取聊城县立中学,还是因家庭穷困拿不起学费被迫辍学。这次辍学给父亲留下怎样痛彻的阴影?从他那篇伤感的作文可见一斑:“从此后,教室里再不闻我的读书声;从此后,校园里再不见我的身影;从此后,长夜孤灯没有了我的陪伴;从此后,老师讲解缺少了我的聆听;从此后,课本考卷上消失了我的名姓;从此后,回荡的钟声里没有了我尽情敲响的放纵;从此后,上学念书成为我永远的奢望,此生不再拥有……”恩师用长长的批复,给学生鼓励和抚慰,令父亲一生念念不忘:“你是个可爱的孩子,更是个勤奋的孩子,贫穷虽然能让你辍学,但不能阻止你求知,切勿气馁而浅尝辄止,更不要悲观沉沦,生活何时不悲歌,人间处处有风景。离开学堂,社会就是大学校,到处都是你的课堂,人人都足以为师,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父亲痛彻心扉的失学经历,让他异常看重我们上学交学费的事情。可是,一家七口全靠父亲一月32.5元的工资过活,还有爷爷奶奶的部分开销,家境的窘迫,使得我们每人每年一块五的学费钱,成了父母的心患,开据《困难证明信》的无奈,让父亲寝食难安。1971年春节前夕,在给邻居写春联时,始终记挂给孩子交学费钱的父亲,灵犀一动,有了卖春联挣学费的想法。此后每年冬季的夜晚,“瘦竹斋”三根半腿的八仙桌上,父亲不顾白天工作一天的疲惫,夜夜挥墨笔耕,寒冬腊月冷风瑟瑟,雪花钻过透缝的门扉侵入屋内,潮湿阴冷墨迹难干,父亲拿出夏天的芭蕉叶扇子,把一笔笔写好的对联一张张扇干,至到凌晨两三点,昏暗的白炽灯依然映着父亲伏案的身影。第二天,父亲拖着肿胀的双腿照常去上班。看到孩子们挺直腰板拿着学费钱上学去,父亲甚是欣慰,每每勉励我们:学习必须有竹子一样坚忍不拔的毅力:“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山东·程世霞散文选登

                               

郑板桥的《竹石》诗,是父亲对我们的训教,更是他人生的座右铭。生长在运河码头,父亲见惯了那些风风火火闯码头的勇武,辍学时的穷困潦倒,没有击垮父亲的意志,十几岁的少年,背起行囊,拉着胶轮木板车边套,徒步奔走济南,寻找生活的出路,开始了闯荡江湖。

省城济南,既是黄河、小清河两河码头,又是胶济、津浦铁路交汇之地,清朝末年济南“开埠”,给这座千年古城带来巨大嬗变。工商实业振兴,市场交易活跃,城市拓展,人口聚集。父亲的高小文化功底算是派上了用场,经人荐举成为染料行一名学徒店员。世人皆知当学徒规矩大,不仅要勤快利索,还须品貌端正,手脚检点。受雇于人的生活,昼夜辛劳,父亲始终不忘恩师教导,记账时、打烊后都成为他借机练字、见缝插针的学习机会。习惯了吃苦耐劳,人又能写会算、勤奋用心,掌柜的欣然赏识,一应事务慢慢交于父亲打理。开埠的济南“民智大开”,新式教育、民间团体、新型媒体频频出现,带动人们的思想和观念随之开放新潮。形成了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时尚的相互冲撞又互为融合,民俗文化也随之进化。此时期日本侵华战争已是强弩之末,在这种全新环境下,父亲迅速历练成长,一边生意独挡一面,一边吸收新文化新理念的滋养,四年中风吹雨打出一枝挺拔的劲竹,在省城崭露头角。

正当劲竹拔节生长之时,济南战役打响,烽火狼烟燃遍济南。在一个血雨腥风的夜晚,交战双方隔着染料店铺,在两端开始了激烈的巷战。父亲与掌柜、师弟几人趴在店铺后院的磨盘底下,目睹机枪、手榴弹在耳边频频炸响,惊悚惶惶,分辩不出哪是国军?哪是共军?眼睁睁染料铺焚之焦土,狼藉片片。战争结束时店铺早已阵亡,掌柜的无奈关张。父亲这支刚刚勃发的翠竹,在战火燎烤中再次折损。四年积攒的工钱本是一笔可观的数目,老板因关张不能兑付现钱,用染料抵作了工钱。父亲带着一兜盒盒罐罐回到了运河码头。每每说起这段经历,父亲从无抱怨,余生都在庆幸炮火中捡回了一条性命。

解放初期的聊城,战争废墟上百业待兴。家中父母弟妹都在等米下锅。见识了外面的世界,父亲内心仰慕清朝状元张健实业救国开办纱厂的作为,决议置业,开办自己的家庭织布作坊。没有启动资金,用济南带回来的染料,兑换来两架旧机器,盖起了既是工房又当卧室的三间土砌房屋,这便是最初的“瘦竹斋”。没有原材料,朋友们相信父亲的品格出面担保,先行赊欠,不懂技术和机械,虚心聘请师傅操作传授,当父亲刚摸索出点锚窍时,师傅讳莫如深不再指教,父亲知道靠谁都不如靠自己。他昼夜守在机器旁,琢磨、练习、操作,像一株折损后顽强坚韧的青竹,满血复活地钻研技术、机械,由生疏到熟练,家庭作坊步入良性运转。一家老少不辞辛劳,勤勉苦干,织布作坊规模迅速扩长。八年时间,更新了机器,配置齐了整套设备:织布机、轮线机、打纬机、浆线机等等,作坊发展成“德盛织布厂”,父亲成为同行业中的佼佼者,被大家共推为同协会长。苍劲的翠竹开枝散叶,勃发出盎然生机。

                                 

五六年政府实行公私合营,运转兴旺的家庭织布厂面临抉择,父亲守着“瘦竹斋”内的机器辗转反侧,全家十几口人的饭碗,多少年心血的积累,创业的艰辛就像一口口喂养大的孩子,难以割舍。最终,父亲还是带着织布厂的全部家当加入了棉织社,叔叔姑姑也跟随入社。父亲说:“咱全部家当归了厂子,厂子就是咱的希望。”

有文化有威望的父亲,懂技术精业务,上级委派的厂领导视父亲为企业栋梁,事业干得风生水起,合作社从三十几号人迅猛壮大成百余人规模的企业,父亲身兼多职,“瘦竹斋”成了他的第二工作室,厂里忙不完的事情,带到家里干。一盏煤油灯下写写算算,耗尽心力。然而,就在一丛葱郁的青竹奋力勃发之时,一场骤雨也正在路上。工厂主要领导人权利在手,不断为自己谋取私利,父亲发觉后拒绝附和,令当官的恼羞成怒,开始寻机打压父亲。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政府发起以“反官僚、反宗派、反主观”为主旨的整风运动,本是一场针对当权者的整风,官员借机将矛头转向整治一介平民的父亲。他们从家庭出身到个人行为,费劲心机没也找到父亲的罪证时,便灵机一动扣了个“忘本分子”的帽子,那是个“帽子”满天飞的时代,名称随意拟定。父亲被“工作需要”下派到跑乡镇卖纱线。“瘦竹斋”风雨潇潇,一丛新生发的竹枝绿叶被乱石迎头压制。父亲反复检点自己的行为,认定没有任何违规行为,他在灰暗的灯光下提笔写下一付对联自勉:“体瘦有节骨乃坚,枝傲无心品自端。”

父亲承受着压力坚持工作,每天骑自行车驮一二百斤重的棉纱,奔波在周边县区乡镇,顶风冒雪推销产品。因父亲自家开厂时积攒了良好的市场和人脉,一人完成了全厂大部分销量,超过另外两个业务人员销售之和,月末领工资时竟是最少的一个,全厂评比救济对象,直接被取消了资格。父亲愤愤不平当面质问领导,对方毫不隐讳:“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此话彻底激怒了父亲,在全厂职工大会讲台上,父亲与领导据理力争。可当官的一手遮天,嚣张跋扈,父亲转而写信向上级反映情况,他不相信共产党的天下,会任由小人欺压百姓。最终,父亲摘掉了莫须有的帽子,前领导也被调离。这是父亲进厂后经历的第一次大波折,为了坚守节操,他硬生生顶住压制青竹的乱石,不惜自己被伤及筋骨。

父亲是厂里公认的活字典,也是邻里口中的秀才。出身贫寒,但好学上进,造就了父亲有竹子深根土壤的扎实,兼具文人洁身率真的傲骨。新调任厂长对父亲更加倚重,父亲也一如既往的苦干实干,很快成就斐然,党支部准备发展纳新党员,申请书已然填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入党是组织上给予的最大褒奖,然而,就在这关键时段,又一阵邪风骤起:县局两级领导组织进厂检查工作,厂长指示担任保管会计的父亲,出库一批成品毛衣给检查组人员每人送礼,为自己的升迁铺路。兼任宣传干事的父亲知道此行违背政策,表示自己绝不办理违规出库手续,此举立刻将自己置于厂长的对立面,再次成了当官的眼中钉。厂长一句调整工作,便将父亲发配到了锅炉房,从科室干部变成烧锅炉、拉水车、加运煤的底层苦力。父亲心知肚明,却只能服从安排。自小靠吃糠咽菜果腹,体质单薄,且家境窘迫营养不良,加之劳累过度而严重贫血。终于,在一次拉水车时,父亲一阵眩晕倒在地上。瑟瑟风霜再次以压倒性优势扑向“瘦竹斋”。母亲泣涕涟涟:“孩子他大(父亲),收收你那竹筒似的脾气吧,你要有个好歹,可让俺娘几个依靠谁呀?”近亲友也纷纷好言相劝:“识时务者为俊杰。”“他厂长把厂子都送出去又有咱的么?凭你的学识能力,只要顺着当官的,还怕没有好日子过?”

父亲凝神瞩目窗前挺立的瘦竹,思绪如汛期里的运河水,滚滚翻涌。他理解亲友的好意,他心疼妻儿因自己的坚持承受熬煎,他把酸涩的泪水强咽进肚里。经历了这么多是是非非,他清楚自己的坚持并不被人接受看好。可父亲依然认定瘦竹的“不媚不妖”“洁身自好”是他做人的根本。父亲庆幸自己无论是经济、作风、历史、现行等等都没有留下把柄,坦荡于脚跟始终行得正。“瘦竹斋”几案上,父亲在浑黄的灯光下,提笔写下郑板桥的《题画竹》抒发胸臆:“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俨然一株不屑风雨的劲竹。

一年多之后,时任厂长因经济问题被撤了职,戏剧的一幕是,全厂批斗会上,与厂长最亲近的同伙竟冲上台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骂厂长蒙骗了自己。“瘦竹斋”残破的竹影里,昔日的厂长愧疚的上门致歉,面对迫害自己的对头,父亲用一杯浊酒相回敬:“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前厂长感激涕零:“这几年幸亏你一直拦挡我,不然今天就不仅是撤职,恐怕要蹲号子去了!”这是父亲的又一次波折。

秉持着虚怀若谷的竹子胸襟,坦荡于自己的不偏不倚,“瘦竹”本性让父亲陷入了起伏跌宕的怪圈,而竹之正直有节、虚怀坦荡,也使得父亲历经风雨磨砺,始终傲骨挺立。直到1983年父亲从工会主席的职位退休,工厂已发展成千余人的国营大企业,父亲这位捐献了家当又贡献了一生的建厂元老,退休金仅六十几元,三间土筑的“瘦竹斋”房屋仍无力翻建,父亲也依然不改秉性。

山东·程世霞散文选登

                                

退休后的父亲,继续书写他的“瘦竹”人生。父亲为我们兄妹五人每家书写了一幅《朱子家训》全文,亲自认真装裱完好,叮嘱我们对照检点行为。父母居住的“瘦竹斋”土屋不断掉落房尘,父亲就不断的往墙上糊贴他喜欢的诗词格言:“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仍虚心”“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等等。看书、挥墨、栽竹、干家务成为他日常的必修。

一天,父亲守望的窗前根根老竹,竟有潇潇白花挂满枝头。据说,竹子一生只开一次花,开花的时候就一次寒蝉鸣凄。父亲扶着干裂的瘦竹,语重心长:“人没有长生不老,所谓的永垂不朽就在于延续一种精神。”父亲慢慢摘下自己裱糊的“瘦竹斋”纸质泛黄匾额,郑重吩咐儿子:“刻下来吧,留个念想。”夜晚,失眠的父亲披衣踱步,月光下摸一摸刻了一半的木匾,捧起地下掉落的木屑,嗅一嗅岁月的杂陈五味,轻抚木板上曲曲弯弯的年轮,如同自己生命行走的轨迹;运河沿柳树梢上时断时续的蝉鸣,似古运河蜿蜒起伏的往昔,月色如水,将潇潇竹影投射在父亲枯瘦的脸颊上……

岁月霜染了父亲的须发,父亲衰老了。坎坷一生的父亲,总该在他的“瘦竹斋”安享一下生命的尾声吧!然而,风烛残年之际,一场意想不到的拆迁,狂风暴雨般摧毁了父母燕子衔泥搭起的老窝,轰轰隆隆的推土机,拂尘一样将几枝不堪一击的瘦竹碾压进泥土。母亲因失去了遮风避雨的归宿大病一场,三万元拆迁款如数交还给了医院。父亲怀抱自己仅存的“瘦竹斋”牌匾,黯然低语:“是我没让恁娘过上好日子。我活了七十多了,从民国时期到日伪沦陷,从解放前到解放后,经历过土改、一打三反、整风、文革和改革,拆迁是我阅历中的最后一章了。红楼梦里有句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正应了我这一辈子的造化。我不能留给你们钱财资产,唯有一生的名节能让你们永远挺直腰板。记住,房子没有了,瘦竹精神不能丢!”

大运河流动的时光一去不回,唯有码头驻足守望。至到此时,我终于明白,把品性节操视为生命的父亲,有形的“瘦竹斋”在他胸中已幻化成无形,愈来愈蔓延拓展,父亲用他特殊的父爱镌刻进了我们的生命,“瘦竹斋”的精神已融入我们的血脉,成为一种永远的传承。

“瘦竹斋”很小,小的仅有几棵瘦竹;“瘦竹斋”很大,大的能够包容天下。

 

 

沐雨临风光嶽楼

 

650多年前的明洪武初年,东昌卫守御指挥佥事陈镛为“严更漏而窥敌望远”,以报时报警,用修筑城墙的余木,于城池中央建造了一座高达九丈九的“更鼓楼”,这便是意义远远超越它实际功能的聊城标志性名胜“光嶽楼”。当地人称“鼓楼”。

光嶽楼“台高数仞,楼高数寻,冲汉凌霄,连云梯目,巍巍然,峨峨然,如翚如翼。昔人所谓‘手可摘星辰’不是过也。”自从光嶽楼雄踞于鲁西重镇东昌府,大元朝的金戈铁马便远去了他们的雄风。砖石砌成的正四棱台楼基,下阔上收,固若磐石,稳稳地负载起四层高的木制主楼,也稳住了大明的江山。站在楼基高台之上,俯视玉带绕膝的京杭大运河,一派帆影绰绰,绵延不绝,声浪喧嚣,日夜繁闹。自元二十六年,南起东平、中经聊城、北至临清的“会通河”开凿通航,大运河贯通了京城大都与钱塘杭州,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京杭运河水流汤汤,漕船来往,东昌府商贾云集,百业兴旺,辉煌了明清两代近四百载春秋,“江北一都会”的美誉光耀至今。

山东·程世霞散文选登

经济繁荣带动文化的兴盛,鸿儒相卿联翩鹊起,文人骚客项背相望。踏浪而来的鸿儒相卿、赶考举子,乃至本土学士,雅客名流,遥望着恢弘壮观的光嶽楼,巍峨高耸,凌云驾雾,都会情不自禁地脚下生风,殷切朝拜这座“盖在半空里”的楼阁尊容。当他们一步步拾级而上,见证工匠们用手工、靠人力建造地高大楼宇,那“木叠木、木扣木、木跨木、木连木”的巧妙工艺,稳固牢靠的纯木制架构整体,无不惊艳了到访者的眼睛。重檐、十字脊、置空井等承袭着宋元遗风,廊柱承托等主要构件兼具明初钟鼓楼特征,刻龙雕莲,匾额碑碣,构思的奇妙严谨,匠心的独到精湛,令来者凝神唏嘘,下意识地放轻脚步。及至登顶,豁然间寥廓无限,睁目望远,田野阡陌,气象万千,河湖交织,袅袅炊烟,棋盘型状的城池,荡漾在环湖碧波之上,潋滟水光晃动着蓝天白云的底衬,徐风曼妙,大有“乘风归去”“琼楼玉宇”的仙界意境。沉醉于美轮美奂的雅士们情不自禁文思泉涌,或把酒临风,吟诗抒情,或舞文弄墨,题匾对仗。无数文人名流给光嶽楼涂抹上一层层瑰丽的文化底色。

乾隆帝六次登临,迷恋着光嶽楼的胜景,直接当做了行宫,守候康熙题写的御匾,先后赋诗十三首,与他祖上的“神光钟瑛”交相争辉。明弘治九年吏部考功员外郎李赞“题光嶽楼诗序”,“因叹斯楼,天下所无,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评命之曰:‘光岳楼’。取其近鲁有光于岱岳也。”自此老百姓口中的鼓楼,有了他正式的学名——“光岳楼”。题诗道:

霄汉凭陵日月悬,下临无地上通天。

平生放眼惟输此,天下名楼数漫千。

望入青徐光并岳,势尊正北位当前。

百年胜事题新额,欲赋渐非宋玉篇。

诗文累牍,不胜枚举,伴随了光嶽楼六百载沐雨临风的身影,演绎成聊城历史和文化的象征,储存了一代代聊城人成长的记忆,成为情感的寄托,心目中的宝贝。

早年间,每逢“九九重阳”、新春佳节,人们便扶老携幼登临鼓楼,极目远眺家乡美景,欣赏如画城郭,重温先辈功德。生于民国初年的父亲,五六岁时便牵着他奶奶的手,随众人鱼贯驱步爬上楼台,“我奶奶每次都会指着鲁班神龛说:快来拜拜鲁班爷,是鲁班爷显灵才建起了这座神楼。”老一辈人将鼓楼的奇崛归于鲁班的神灵指点,当然只是一种传说。

父亲的回忆,如风干的落叶,沧桑萧瑟:“三七年日本鬼子来犯,范筑先将军率领聊城军民奋起抗日,与共产党合作,建立起了鲁西北抗日根据地,屡创战绩,一年多时间里,让‘山东红了半个天’。范将军就曾经在乾隆行宫处设立巷战指挥部。”这时的光嶽楼又回归了它“四门通达”“窥敌望远”的属性。193811月,日军重兵压境,范筑先听取共产党鲁西北特委建议:撤出城池,迂回围歼敌人。因国民党顽固分子的破坏拖延,范司令与最后一批近700名将士被困城中,他率领将士浴血奋战一个昼夜,炮弹一枚枚落在光嶽楼周边,硝烟燎烤着楼阁,鲜血溅红了楼基,勇士们拼死厮杀,一个个倒在光嶽楼下。光嶽楼目睹战场的血腥惨烈,黯然神伤,默默地收藏了儿孙们的身影。

聊城沦陷后,日本人在光嶽楼台基上架起了机关枪,黑洞洞的枪口朝向四个方位的鼓楼大街,瞪着魔鬼般阴森的眼睛,百姓几十米内不得靠近。当年13岁的父亲,穷困所迫,在卫仓学堂当校工。夜夜凄风,他听到了光嶽楼角的风铃悲切的吟泣,那是光嶽楼不堪被侵略者蹂躏践踏的哀鸣。次年重阳父亲日记中写道:“己卯年秋,重阳之日,本应登楼观景,显然已是奢望。东城门毁于炮火,城墙残壁断亘,店铺破败,街巷冷落,家家大门紧闭,人人避之不及。忆往年鼓楼盛景,河湖城郭尽收眼底。古人登临楼阁,逢太平盛世,感心旷神怡,当喜不自胜。今鸠占鹊巢,不得近身,即使登临,亦面目全非。平日回家每见闸口桥头炮楼,便如身上疔疮,针扎心疼。如登楼望远,定是炮楼零星,瓦砾狼藉,满目萧然,何乐之有?不登也罢。”

“四七年八路军解放聊城时,因城墙坚固,屡攻不下,便将城池团团围住,城中粮草皆无,僵持数月后,济南的国民党军派来专机接应被困要员,飞机围着光嶽楼盘旋了三圈,最后低鸣几声,姗姗而去。八路军大开城门,在光嶽楼下施粥三日,城中百姓得以解困。”老人们述说这段故事时,总会发出一句感叹:“虽是两军对垒,毕竟同是华夏子孙,双方都舍不得损毁了祖辈留下的基业。”八路军进城后接到延安毛主席发来电令:全力保护城中文物。自此光嶽楼迎来了它备受呵护的光景。

在褶皱的光阴里,斑驳的年轮和着岁月的掌纹,一如古运河蜿蜒的河道,留下光嶽楼满河的碎影。朝代更迭中,城头频换大王旗,谁也数不清光嶽楼经历了多少风雨雷电,见证了多少面孔身影,封存了多少红尘过往……勤勉朴实的聊城人,守候着他们的宝贝,晨起昏息,烟火茶饭,生老病死,离合悲欢。志书的装订线连起了数代人悉心保护和修缮光嶽楼的时间节点,从明、清、民国的11次维修,到建国后的屡次维护,做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光嶽楼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用深刻的皱纹述说着自己的历险,用满眼的哲思注视着史时的变迁。

山东·程世霞散文选登

斗转星移,岁月洗礼,光嶽楼走进又一个新的世纪,老城融入了新时代发展的卷轴。东昌湖包裹的古城区,青砖黛瓦的仿古建筑,簇拥着驾驭六百载风云的光嶽楼,浑然一体,古朴厚重。青石铺就的路网取代了砖土沥青混杂的街巷;光嶽楼四个方向均伫立起石雕木刻的彩绘牌坊,威武的石狮昼夜为光嶽楼站岗;角楼和城门楼,装扮成它们几百年前曾经的模样;“海源阁”“衙仓”“绮园”等复古景点,从大清朝的地界搬迁到今天;东昌老字号工艺品、传统作坊、地方特色,依次列队在石板路两旁。整幢老城古色古香的风貌,吸引来众多游人观赏打卡。镇城之宝光嶽楼,以其最原汁原味的木制楼阁形貌,成为迄今国内最古老、最完好的古建筑,令同样久负盛名黄鹤、岳阳、滕王阁等族群,望尘莫及,后几位已屡次重建甚至移址,就像儿孙辈与650岁高龄的老人同列。光岳楼的艺术造诣、文化内涵,是聊城一张辉煌靓丽的名片,深邃馥郁的光芒辐射四方。

带着儿时的记忆,迎着启功先生题写的“共登青云梯”,我再次登上光嶽楼,多了人生的积累,带上了自己的思想,认真复读它的页章。儿时跑酸了双腿的老城里,不过区区一平方公里,是日月蒸发了它的水分,浓缩了它的身躯吗?楼内的精巧构造,牌匾、碑文等藏品,每一纹理都回响着历史的袅袅余音,述说它非凡的履历。站在顶楼檐窗,举目四望,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市,面积已经扩展了几十倍,摩天轮、水城剧场、电梯楼群等现代建筑,一圈圈围绕着古城区,形成了时空的鲜明对照。穿越古今的游人们,此时此地,将历史与现实无缝对接,站在当今看历史,亦或站在历史观现实,有了在时光纵坐标里游走的感觉。目之所及,眼前尽是和风惠畅,一派欣欣向荣景象。穿过烟云掠过的时空,世界又何尝安宁?当俄乌战争的炮火惊骇世人,当巴以冲突的惨剧不忍正视,当疫情在美国夺走上百万条生命……我们所有的太平盛世、岁月静好都源于国力强盛的背书,一个国家,一座城池,一幢楼阁,处处彰显着“人民至上”宗旨的优越。

光嶽楼是艺术的高地,是中华文化的高峰,无数人书写它的雄伟壮观,历史久远,巧夺天工,文脉绵延,过去写,现在写,将来还会写。是的,光嶽楼值得我们一辈辈人去书写,去赞美,去仰望。今日,我解读光岳楼,意义还不仅仅是一幢建筑的存在,不仅仅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它非凡的使命,是让我们站在它的台基上登高远望,让我们瞻天万里,聊城经济文化的积淀,是筑起光嶽楼坚实楼台的基础,是我们的底气和信心,聊城人在光岳楼的辉晕里正大踏步奔向未来。

光嶽楼从历史深处走来,承载了祖辈的基因和血脉,记录着今天的步履和情怀,光嶽楼的故事还将继续。历史很远,光嶽楼很近。

 

 

故乡与远方

                             

  坐在一溜长窗的火车玻璃窗内,眼前流动的风景铺开长长的画卷,持续延展,远方的山川田野迅速奔来,又呼啸而去,像不息的河流。山水城乡无穷风光,游走在逶迤的道轨两旁,拽着悠然神往的心绪,一路飘洒飞扬,将南国海疆与我的大运河故乡,连线成两端的映像。

生长在鲁西平原古运河畔,滔滔黄河奔腾的洪流,进入人工开挖的千年运河故道,野性温驯了不少。河水携裹着黄土高原的风土,载负起历史航道里的漕运船舶,打着旋涡,淘尽两岸的人世烟火,经年累月,将时光沉积出厚重的黄河底色。

山东·程世霞散文选登

爷爷长满厚茧的双手驾驭独轮车,弯驼的脊背映射在湿漉漉的码头石板上,晨昏劳作;奶奶紧裹三寸金莲,杵步土砌的院落,吱吱扭扭地纺线车,低吟着,从日出轮转到月落;工作了一天的父亲,夜晚继续秉烛展卷,笔耕生活的薄田;柴房的烛光书影里,母亲怀抱针线筐,把碎片的日子缝连成漫长的时光……

祖辈父辈碌碌劳作,像不停歇的运河水,血汗融进河流,或被尘沙掩埋,或被河水带向江海。自己的根脉植入堤岸,蔓生成萋萋青草,固守着勤耕苦读的传统,冬枯春荣。莲荷魅影里嬉戏蝴蝶蜻蜓,杨柳树荫下听着蝉鸣入梦,在父亲的故事里拔节,运河的风雨里蓬勃。数不清多少次极力踮起脚尖、伸长脖颈,翘望河水流来的源头;记不清结伴几个孩童,奋力追赶,撵向水流奔去的背影;懵懂地脚步一再勇往,不停地去穿越雾障,迷雾始终朦胧在前行的路上,诱惑心中的欲望,即使酸痛的双腿再也跨不动脚下的凹坑,雾幔依然包裹在不远不近地视野之中,氤氲时空。

家门前的古道西风,在河床里起伏嗡鸣,将隐约的浪涛声演变成对远方蒙昧的憧憬。每一条河流都是通向海洋的路径,身边的码头、蒹葭、槐树杨柳,储存了越来越多的向往和梦境,心绪循着河道远行,揣进怀中巡山踏海的“画饼”,尽管远眺的视线并不清楚何种生活才算开阔,檐下的燕雀,始终巡寻着远方的梦境。未曾读遍万卷书,渴望行走万里路,一览世事风景。

犹记那一个寒冬,无意间的行走,踏入了南疆碧海连天的时空。漫步北部湾波浪滚滚、沙细如粉的银滩:气流温润清新,舒畅了畏惧寒凉的肺腑;海天苍茫寥廓,杳渺了极目远眺的视野;海风摆弄颈项的丝巾,抚摸脸颊和熙柔滑;阳光照射起伏的波澜,撩拨大海频频晃动身上的鳞片,像抖动一幅巨大的幕布,恍然令人旌摇神荡;行云随性变幻着身姿,倩影凌波微步,浮游蹁跹;海燕穿行在云水之间,带着高尔基笔下的勇健,自信满满,牵引游人漂移的目光,在穹宇中寻视它的方向……一幅“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动画实景,镶嵌进儿时向往的“远方”蓝本。夜晚,星光闪闪的天幕下,舞动的队列踏着乐曲尽情洒脱,散步的人流吹拂海风悠然自得,潜心太极的老者,嬉戏浪花的泳士,乡音各异的人群里,处处弥漫着“候鸟”一族的惬意,南疆一隅的海滨珠城——北海,俨然成了八方来宾栖息的温暖巢穴。

蓦然省悟,时空只是一个茧,裹住自己的恰是自身吐出的丝线。有了前人“吃螃蟹”的示范,何不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随性?

又值深秋萧瑟、寒风咋起的时节,已然追随候鸟飞翔的袅袅余音,一路向南。火车的双轨演绎成游历的双腿,飞机的双翼载上了曾经的梦寐。此时,车轮碾过道轨意蕴悠长的律动,提示着脚下的实时行程,路不再长,不再远,或者说,远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甩开了羁绊的身心,满是向往已久的放飞。

跟随大海的潮起潮落,自己开启了一年一度的候鸟生活。儿时稚嫩简约的童画海景,具象成打湿裙摆的逐浪漾波,椰风唱婉,渔火星闪,细软沙滩踩出深深的脚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的生活,在体验中领略北海绵延的人文脉络,像小叶榕苍老垂吊的胡须,一缕缕描摹出海洋人历尽千帆的风雨漂泊:“合浦珠还”的故事,渗透了历代珠民采蚌植珠的命运沉浮;疍家人“舟楫为家,捕鱼为业”的耕海生涯,谱写一代代北海“土著”,向海兴业的进取开拓;骑楼老街中西合璧的古建筑长廊,向今人诉说着北海人开放兼容的过往;星罗棋布在城市各处的炮台、领事馆、洋行、邮局等旧址,影印在北海通商史册之上,回旋着前人步履跋涉的铿锵;博物馆的一枚枚文物,是散落在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标签,见证世界最早的海上贸易航线——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驶向更遥远的他乡。“咸水歌”唱起的声浪里,侨港风情街敞开渔家人爽朗的臂膀,东南亚异国风情文化,在这里生根成长,繁荣兴旺……

山东·程世霞散文选登

海洋文明的闯荡、开放、容纳、多元等特性,给血液中自给自足、居家守业、敦厚内敛的家道传承,注入了新鲜的内容。北海生活“且将薪火试新茶”的过程,尝试了一场平原厚土河流文明与海洋文化的碰撞交融。想起余秋雨的一句话:“行走中的人有权利把脚下的一切称为‘我的山河’。有了‘我的山河’,也就大体知道,生存是什么。”从匍匐在大地的祖先脚下,携带着黄河、运河的泥沙;顶礼道德、《诗经》的教化;在北海见证向海谋生的新奇,眺望大海的深邃莫测、旷远无涯,体验生猛海鲜、育蚌扒螺的过程,对于生存、生活、生命意义的咀嚼,远远超越了规避寒冬的初衷。记不清哪位哲人说过: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如此说来,旅居者为延伸生命长度而追寻生态环境的过程,在走过更多的风景中,自然地拓展着生命的宽度,在体会“蓝色文明”与“黄色文明”的异同中,填充和丰满着人生的色彩内容,增添了生命的厚重,是人生最有意义的收成。

人性中对于未知领域的美好向往,如同宇航员对于太空的探索,有一种神奇的力量。然而,在追梦的路途中,人人都抹不掉故乡原初的底色。行走中的脚步,回响着大运河的叮咛;盈泪的眼窝,蕴含着大运河的露珠。每当凝望大海奔涌的浪涛,会下意识去寻找运河水汇入的一波;欣赏着三角梅姹紫嫣红的绚烂,便浮现运河床白莲、槐花的星闪;阳光直射水面的光影,看见寒风中运河冰凌在晶莹;白云飘过头顶的变幻莫测,有片片飞雪落入运河岸房舍沟坎的皑皑景色……来来去去的穿梭旅居,将大运河畔的门扉与北部湾海疆的浪朵,遥望成了彼此的诗和远方。

守望鲁西古运河长大,血脉中熔铸了仁义礼智信的教化;追逐南海碧浪滚滚的生态,融汇进开放竞争、容纳百川的旷达,就像中学时代的酸碱中和化学反应,烙上了新时代的特征。如果说运河家乡犹如一位历尽沧桑的老者,那么滨城北海就像是一位风姿绰约的美眉,一边埋着根系,刻下成长的轨迹;一边眺望海天,昭示生命的返青。她们各俱风骚,皆我所爱。

当人们置身不同环境、不同地域,在用不同方式追求自身生命价值的过程中,与自然天地的共生是历史的命定。

在故乡与远方的互通中,“自己活了,地方也活了。”

 

                                                                         (执行主编 马金星)

    

                                                  

 

 

 

 来源:人民艺术家网
  • 上一篇:孙昌辉:父亲是一棵树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 欢迎投稿 | 会员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主管:文旅部·中乡会扶贫委
  • 人民艺术家网 www.rmysjw.org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www.rmysj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41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