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家网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辽宁 江苏 山东 安徽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西 陕西 山西 黑龙江
四川 青海 海南 广东 贵州 浙江 福建 台湾 甘肃 云南 宁夏 新疆 西藏 广西 香港 澳门 内蒙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诗歌 >> 内容

把诗人的情怀注入墨色

  核心提示: 把诗人的情怀注入墨色 ——品读著名诗人王平华的画作 最早知道王平华这个名字,是基于她的诗。凭借前些年出版发行的《美人殇》(上下卷)、以及《寻找亚当》等诗歌力作在社会上引起的巨大反响,诗人兼作家、...


把诗人的情怀注入墨色

——品读著名诗人王平华的画作

 

最早知道王平华这个名字,是基于她的诗。凭借前些年出版发行的《美人殇》(上下卷)、以及《寻找亚当》等诗歌力作在社会上引起的巨大反响,诗人兼作家、《时代中国》杂志总编辑王平华女士,被誉为当代新爱情诗歌的代表人物。著名诗歌研究专家、著名诗人雷抒雁先生在给王平华诗集的序言中说:“王平华充满爱情历程的诗卷,让人能从中聆听得到爱情时幸福的歌唱与呻吟,亦能听到失去爱情所引起的内心雪崩般的轰响与呼叫。”有评论家说:王平华女士是用新爱情诗歌直面情爱、性爱的第一人,是大陆诗坛的琼瑶。

的确,从文学尤其是诗歌的角度,王平华女士绝对是一位成功者。她的“新”爱情诗突出了“爱”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也是人类发展的结晶这个主题。她用独特而又细腻的语言,把她对仁爱、性爱和情爱几个方面的新观点,从不同的侧面做了细致的阐述;最大限度的反映了“爱是纯美的、高尚的、有爱就是人类灵魂的伟大”等内涵。应该说,她的诗写出了自己对爱情、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与诠释。

把诗人的情怀注入墨色

王平华美术作品。


王平华出身书香世家,从小酷爱文学,小桔灯般的光芒照亮了她的心。她尤为偏爱诗歌,从儿时开始写诗;童真的眼睛让她读懂了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她更读懂了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人们那金子般的心灵。1987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她,1988年被挑选送入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专业进修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创作。不难看出,王平华女士是一位爱好广泛,多才多艺的女性。她精通诗歌、散文、小说、以及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等各类体裁的文学门类。近些年又分别师从当代著名书法家、诗人、艺术活动家娄德平先生和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教育家张守涛先生学习书法和绘画。

对王平华女士学习书画,很多人感到不解。一个在诗歌和文学领域颇有造诣且事业有成的人,怎么又学上画了?然而,王平华有自己的见解。她告诉我:尽管在艺术分类中,诗与画二者是有区别的。诗歌属于音律范畴,而绘画则属于造型范畴。简单说,画是“见的艺术”,诗是“感的艺术”。但艺术又是相通的。古希腊著名诗人西蒙尼蒂斯就说过“画是静默的诗,诗是语言的画。” 而中国古人则更直接把“诗画同源”表达出来。北宋著名画家郭熙在他的山水画集《林泉高致》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苏东坡在《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确,诗人用文字来宣泄情感,画家则用笔墨来昭示追求。好的诗必定会有画面感,而成功的画作则蕴含诗意,内涵深邃。实际上,王平华女士学画绝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哗众取宠。她追求的似乎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深远。这点我们从她选择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教育家张守涛先生为老师并成为其入室弟子就可以看出端倪。

把诗人的情怀注入墨色

王平华美术作品。


王平华女士的绘画以花鸟为主,又以牡丹见长。作为诗人,她的画线条绵密,运笔灵活,不同时令的花卉,在她的作品中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也因此,她笔下的花鸟,总有一种生命的质感。尽管牡丹画容易落入俗套,但她会以粗笔勾勒,淡墨皴擦,从而令叶的肌理、枝的力度以及花的色泽等拥有了诗的意趣。王平华非常注重墨法的变化,她会针对不同画面的布局,合理调剂墨色的枯湿浓淡和色彩的搭配,运用水墨的晕化和色彩的融合,画出牡丹高贵典雅雅、容容华贵的形态。 

我看过王平华的部分作品照片,这些照片涵盖了我们熟知和喜爱的牡丹、荷花、梅花、兰草、竹子以及一些在春夏季节里生长的草木和花卉。在王平华的笔下,荷花的清新脱俗、高尚纯洁,梅花的凌霜斗雪、坚韧不拔,兰花的高洁典雅、幽香清远,竹子的高风亮节、潇洒挺拔等内涵和外在美都恰到好处的表现了出来。而她喜欢且擅长画的《富贵吉祥》图,更是十分养眼的花鸟画力作。在这类作品中,画家恰到好处地把握了墨与色以及墨色与光线的关系,透过春天明媚的阳光和流畅润泽的墨色,最大限度的烘托出牡丹花富贵典雅、艳而不俗的高贵品性。画面中翩翩起舞的蜜蜂和蝴蝶更是形象生动,给多少有些静谧的画面增添了无穷的生机。

把诗人的情怀注入墨色

王平华美术作品。


中国人对花鸟画的情有独钟是有目共睹的。历代画家都喜欢以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花鸟鱼虫为题材,并借助笔精墨妙赋予其情感意趣、象征意味。对画家来说,“化景物为情思,立形象为象征”是至关重要的。在王平华女士看来,牡丹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的高贵气质。故画牡丹最要紧的是能画出气质,画出神韵。

众所周知,好的花鸟画要具气象、重品味、讲笔墨。王平华女士笔下的牡丹可谓是气象浑朴大方、品味醇厚清润、笔势雄健、墨色相济。她把诗人的情思注入笔墨、融入色彩;用文学家丰富的想象来勾勒画面、填充内涵。从而画出禽鸟魂魄,写出花卉神韵。细品她的画作,不论是信手拈来的写意小品,还是酣畅淋漓的四尺或六尺整张,王平华女士总能在不经意间,探入观赏者的心房,让人闻到一股花开由心的淡淡芬芳。她用自己独特的思索和想法,引领着观众不断探寻属于她心灵的笔墨。令观者在不经意间生发出身临其境的感触。

把诗人的情怀注入墨色

王平华入选邮票作品。


应该说,在王平华这位有才华的女性身体里流淌着传统儒家的浓浓血脉,同时在她的理念中亦装满了佛家的悲天悯人及慈爱之心。她的诗歌、散文、小说乃至绘画,所有艺术创作皆率性而不随意,怡然而不失庄重;就如同她的为人,浪漫又含理智,自由而不逾矩。国人推崇的平淡、朴实、真诚等人格特征在她身上皆有显现。应该承认,王平华女士的笔墨情怀来源于画意与诗情。而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想象空间是成就他绘画艺术的根本。

众所周知,一个爱好广泛的人必定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从王平华的经历以及她所涉猎的这些领域不难发现,王平华女士绝对是一位“嗜好”颇为广泛的女子。古人云:人无癖不可交。意思是说,一个人若没了嗜好,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眼前空无一物,才疏学浅,心浮气躁,无真情可言,推物及人,对物如此,对人能好到那里?这样的人,是不值得交往的。巧的是我在翻看清朝名士张潮撰写的《幽梦影》时发现了这样一段话:“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毫无疑问,王平华女士是一位“有癖”之人,也是一位有故事的可交之人。也许正是她的这些“嗜好”才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把诗人的情怀注入墨色

王平华。


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的王平华女士;目前,还身兼中国国际书画艺术促进会诗书画研究院院长、时代中国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时代中国画院院长以及岳飞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海南儒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东西方文化研究会副主席、河北省张家口京畿文化研究会顾问、中国泥河湾联谊会顾问、北京国粹书画城顾问等诸多社会职务。不难想象,这样一位多才多艺且异常勤奋的艺术家,她所追求的“是在文字间来去自由,在传统中来去自由,在生活里来去自由,在情感世界来去自由。”也许,只有真正了解了他内心深处的思维脉搏,才能够真正读懂她的人生乃至他不懈追求的艺术。

真诚地祝愿王平华女士艺术青春永驻!愿她走出半生,归来依旧是少年!亦愿阅尽沧桑的她,眼前永远是鸟语花香,春光明媚!

 

冷传训

2020.03.15

 

                                   (编辑 侯方杰)

 来源:人民艺术家网
相关文章
  • 欢迎投稿 | 会员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主管:文旅部·中乡会扶贫委
  • 人民艺术家网 www.rmysjw.org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www.rmysj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41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