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家网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辽宁 江苏 山东 安徽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西 陕西 山西 黑龙江
四川 青海 海南 广东 贵州 浙江 福建 台湾 甘肃 云南 宁夏 新疆 西藏 广西 香港 澳门 内蒙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名人专访 >> 内容

2025第七期《名人专访》:探寻中国武术段位制与传统武术传承之路之武世俊

  核心提示: 初科汝孙铁海 在中华武术的广袤天地里,武世俊是一位深耕其中、推动武术发展的重要人物。作为中国武术院段位制教材编写组专家,他在武术段位制建设以及传统武术挖掘整理等方面贡献卓越。近日,我们有幸对武世...


初科汝 孙铁海

 

在中华武术的广袤天地里,武世俊是一位深耕其中、推动武术发展的重要人物。作为中国武术院段位制教材编写组专家,他在武术段位制建设以及传统武术挖掘整理等方面贡献卓越。近日,我们有幸对武世俊老师进行了专访,深入探讨中国武术段位制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武术段位制:从萌芽到成熟的蜕变

 2025第七期《名人专访》:探寻中国武术段位制与传统武术传承之路之武世俊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为了规范和推动武术的发展,中国武术段位制应运而生。武世俊老师介绍,中国武术段位制始于1996年的框建,中国武协参照国际惯例,将武术习练者的考核标准划分为九段。起初,段位制采用套段的方式,依据习练者的习武年限、技术水平、社会影响力和整体威望等进行分级套段。

随着武术事业的发展,2011年成为了中国武术段位制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启动《段位制标准化》会议,并同步开展段位制考评教程的编写工作。武老师回忆,当时抽调了全国各门派具有影响力、能力突出且技术精湛的代表性人物参与其中。经过深入研讨,确定了段位的分级标准:一段到三段为技术初级阶段,四段到六段为中级阶段,七段到九段为高级阶段。为了提供相对标准的评判依据,一套考核教材的编写迫在眉睫。

2025第七期《名人专访》:探寻中国武术段位制与传统武术传承之路之武世俊

段位制教程类似于武术考核的“考题”,它涵盖了一段到六段的套路题目。其设计依据武术的技术元素,如打、踢、拿、靠、摔进行编排。一段仅包含“打”,二段加入“踢”,三段融入“拿”,依此类推,五段集齐打、踢、拿、靠、摔,六段则注重综合性,包含手、眼、身法、步等。同时,段位评定方式也从套段改为考段。自2011年起,各地区陆续开展考段工作,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在贵州清溪开启了七段高段位的考试,此后每年举行一次。如今,考段工作模式已成熟,市级负责一到三段的考核,省级负责四到六段,国家级直接考核七段。七段考试包括套路器械、自选套路、纸面答辩和面试等五项。八段作为全国性的领军人物,由专家评议,国家武术管理中心牵头。而九段作为武术的最高段位,在政审、技术、理论以及全国威望和影响力等方面都要经过严格考核,由中国武术院专家组多方位求证,最终确认并报国家体育总局备案。

 

传统武术挖掘:追溯文化瑰宝的本真

 2025第七期《名人专访》:探寻中国武术段位制与传统武术传承之路之武世俊

中华武术展现工程是武术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重要举措。武世俊老师表示,中华武术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武术向不同方向发展,形成了众多拳种。在挖掘整理传统武术时,确定一个拳种的完整性至关重要。他详细阐述了判断标准:首先,必须有独立的理论指导,这是拳种的核心与灵魂;其次,要有在该理论指导下的徒手动作套路;再者,为增强套路动作的杀伤力,还需有特有的功法训练;最后,要具备在该理论指导下的各类武术器械。

“中华武术展现工程”的代表人选择上,武老师强调了严格的标准:一是在该拳种中辈分最高者,他们承载着拳种的深厚历史与传承;二是本拳种中动作展示最突出者,能够完美呈现拳种的魅力;三是能透彻理解、概括讲解该拳种者,有助于拳种的传播与推广;四是人品端庄、举止大方者,这样才能为武术界树立良好的榜样。

 

成果与展望:传承之路永不止步

 2025第七期《名人专访》:探寻中国武术段位制与传统武术传承之路之武世俊

经过长达10年的努力,中华武术展现工程取得了丰硕成果。共展示了156位武术名家讲解的合计3600小时的武术教学光盘,涵盖长拳、南拳、形意、八卦、太极、散打、摔跤、养生等八大类一百多个拳种。武老师还介绍了当时对教学光盘制作的严格规定:保证每一集光盘时效为55分钟,中间不得出现5帧以上的黑幕;以内容分初、中、高三级,并在光盘左下角以一、二、三条金色斜线打角;销往国外的光盘要统一将VCD转制成DVD,同时配以英语,以促进武术在国际上的传播。

2025第七期《名人专访》:探寻中国武术段位制与传统武术传承之路之武世俊

武世俊老师在武术领域的贡献,不仅推动了中国武术段位制的不断完善,让武术的评定更加科学、规范,也为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搭建了坚实的桥梁。他的努力和付出,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武术,为中华武术这一文化瑰宝的传承与弘扬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武术爱好者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2025第七期《名人专访》:探寻中国武术段位制与传统武术传承之路之武世俊


武世俊老师简介

武世俊,中共党员;中国武术九段;国家级段位制考评员;国家级武术先进工作者;原中国武术院段位制教材编写组专家;原国家武术管理中心段位制武术推广专家。

1945年出生于北平,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50年起学习形意拳,形意拳第四代“邦”字辈传人;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八卦掌第四代传人;八法拳第三代代表性传人;梅花拳第十五代“本”字辈传人;同时习练通臂以及查、炮、华、洪等拳种和器械。精通武术实战手法,尤精“八步金蝉鸳鸯手法”。

习武70余年,著作等身,一生大力推广中华武术,凭借其深厚的文字功底,撰写多部武学著作,均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及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1983年至1986年,参加“全国传统武术挖掘整理工作”,重点对地方拳种八法拳械进行了资料整理及录像。

1996年至2006年,在全国开展”中华武术展现工程“,挖掘全国100多个拳种的内容,并邀请156名各拳种的代表性人物讲解、录像,整理成约3600小时的教学光盘, 大大推动了全国武术的发展。

2009年至2019年,参与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组编的《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的编写工作,担任多部教程的执行主编、执行副主编等工作。

多年来,由国家武术管理中心派遣到哈尔滨、长春、沈阳、天津、徐州、长沙、武汉、贵阳、重庆、汉中、西安、太原、大同、晋城等全国各地推广段位制。

1967年开始正式收徒授艺,至今桃李满天下。

2023年7月1日,成立"世俊武术文化工作室",本着“承启·传授·拓展"的精神,邀天下文武俊才联手传承非遗文化;携八方有识之士并肩共筑来日辉煌!

                                                    (编辑 王俪)

 来源:人民艺术家网
本类固顶
  • 没有
  • 欢迎投稿 | 会员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主管:文旅部·中乡会扶贫委
  • 人民艺术家网 www.rmysjw.org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5 www.rmysj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41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