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和年间,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在《论砚》中把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列为全国四大名砚。四大名砚承载了太多故事,今天只说说“歙砚之外”。
制砚的盛衰互变
婺源,在今天是江西省的一个县。而唐开元740年婺源置县时隶属安徽歙州/徽州,长达1200余年。史有“物以州名”之规,故婺源所产砚台命名为“歙砚”。
歙砚之于婺源,缘于石材产于婺源县溪头乡龙尾山。这在宋代书家、诗人黄庭坚长诗《砚山行》中可得到印证。又如北宋书法家米芾在《砚史》中则直言:“歙砚婺源石”。再如南宋李之彦在《砚谱》中说:“歙石出于龙尾溪,以金星为贵”、“李后主留意笔札,所用澄心堂纸,李廷珪墨,龙尾砚三物,为天下之冠。”还有明代“博物君子”李日华在《六砚斋笔记》中曰:“端溪未行,婺石称首,至今唐砚垂世者,龙尾也。”
歙砚制作发端于唐,兴盛于宋,衰退于元、明、清,复兴于当代。纵观歙砚采制业历史时断时续,盛衰互变的原因,无不与国乱、战争、世盛相关。
婺源歙砚采制业,真正进入繁荣时期的是新中国成立后。1963年2月,安徽歙县派了3个专家到龙尾山寻找砚石。当地人对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龙尾砚坑几乎一无所知,后经年近古稀的退休教师江义宝指点,历时3月,才找到眉子、金星、水波纹等砚石老坑。当年10月,停产近200年的第一方歙砚问世。又过了半年,歙砚在歙县恢复生产,新华社还为此播发了消息。此后,婺源派专人对龙尾山古砚坑进行勘察、调查,继而在龙尾山设立了砚石矿,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开采。
1974年起,婺源人先后在北、上、广等全国一、二线城市举办龙尾砚展、开办砚台专卖店。同时,采取政府投资和吸收民间资金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建起龙尾砚厂、大畈砚台厂、工艺雕刻厂、大畈砚文化街等砚台企业,以及婺源县龙尾砚研究所。此后,一大批民间砚台作坊、店铺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其中大畈村和砚山村,几乎每户都与采砚石、产砚台、做配套、搞营销有关。大有宋代黄庭坚“研工得此赡朝餐,寒谷欣欣生暗喜”之状。
叶氏猎人的偶然发现
婺源制造歙砚,有据可考的历史可追溯至唐开元年间(713-741年),据宋代婺源县令唐积《歙州砚谱》载:“婺源砚,在唐开元中,猎人叶氏逐兽至长城里,见叠石如城垒状,莹洁可爱,因携以归,刊粗成砚,温润大过端溪。”继叶氏猎人的发现到“后数世,叶氏诸孙持以(粗砚)与令,令爱之。访得匠手斫为砚,由是山下始传。”这位没多少文化的叶氏猎人,“一不小心”发现了庇荫后世13个世纪的一大文化产业。
史载,从清中期起,龙尾石已无人开采,制砚艺人日渐减少,风靡一时的歙砚,已几近衰亡。民国《婺源县志》亦云:砚山鲍氏居之工琢砚,而佳石已竭矣。
1982年,30岁的大畈村民汪元信在王家庄烧砖瓦窑,安徽歙县一工友向他提起歙县需要砚石的事。几天后,“不安分”的汪元信独自到溪头砚山,通过关系,以每斤0.36元的价格购买砚石180余斤。几经肩挑、搭拖拉机、乘班车,将砚石运到歙县,歙县老板非常欢喜,以每斤0.9元收购,挣了80元。当时砚山石归婺源二轻局管理,私人不许贩运。几天后汪元信在砚山河里胡乱捡了一拖拉机石头,对人说是运去做新屋墙脚,趁夜色运往歙县,这次汪元信挣了100余元。尝到甜头的他邀集济溪村民,以每斤2分的价格,收购宋代开采过的济溪老砚坑石,贩运到歙县、屯溪老街,以每斤0.5元出售。2011年7月末,婺源朱子艺苑老总江亮根,以380万元的价格,在砚山村竞拍得一块28吨重的砚山砚石。斤价高达678.57元,与1982年收购价每斤0.36元对比,20年不到,砚山砚石涨了1885倍。
南唐以来,歙砚的采制几乎全部由官方组织开展,是一个由政府垄断的“国有企业”。督促管理砚务的是婺源的县官,历任县官在督砚这方面的政绩却别之天壤,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自的运气。
北宋景祐年间(1034-1037年),龙尾砚不仅是朝廷贡品,且文人墨客到产地求砚者也络绎不绝。歙州太守钱先芝命婺源县令曹平组织开采龙尾砚石。“始得李氏取石故处,其地本大溪也,常患水深,工不可入,先改其流,使由别道”,再进行开采。但后来,“县人病,其须索复溪流如初,石乃中绝。”
经不住龙尾砚石开采名利双收的诱惑,不久,王君玉为歙州太守时,又令婺源在龙尾山开坑采石,“复改溪流,遵钱公故道,而后,所得尽佳石也。”此次开采规模很大,水舷坑、水蕨坑、驴坑、济源坑、溪头坑、叶九坑等,都在这时开发,收获甚丰。
1064年起,婺源县令唐积又组织开采龙尾山砚石。这位文人出身的唐县令醉心于歙砚采制,在位数年,写出了《歙州砚谱》、《婺源砚图》两部心血之作。
北宋元祐年(1086年),婺源县令宋广国开采砚山砚石,得山神所赐,所得砚石甚丰,所制砚品精妙。时黄庭坚为求砚亲临砚山,写出了脍炙人口的长诗《砚山行》。全诗既对龙尾山砚石材质、对艺人技艺给予很高赞誉,又对龙尾采石制砚繁荣进行了记载。
歙砚采石的习俗规矩
歙砚每开采一个新的石坑,都有一整套规矩。《歙州砚谱》说:“凡取石先具牲醪祝版,择日斋戒,至山下设神位十余于坛墠之上,祝讫发之。若稍亵慢,必有蜂虿虫蟒,毒物伤人之患立出。”。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婺源县令汪月山不顾习俗规矩,“发数都之夫力”集龙尾山采石,结果“石尽山颓,压死数人乃已”,损失惨重。而后,新开发的紧足坑经数年挖采后也崩塌。元代江光启在《送侄济舟售砚序》中,记下了崩塌经过:“十月十八夜,湮声如惊雷,隔溪屋瓦皆震,禽惊兽骇,数年前工人告予,紧足石斫凿已尽,予之不信,至是果然。六十年两见此事,亦可一慨!”
由于古代砚石开采属“国有企业”,开采中若发生不幸,官方会给亡者祀享、怃恤。
婺源歙砚艺人传承谱系
歙砚历史自唐开元至今,见证了中国古代手工业史全过程。
唐开元中,猎人叶氏,当以无人企及的地位,端座“歙砚鼻祖”这把交椅。
歙砚造型雕刻精美而富有个性,历代能工巧匠不少。《歙州砚谱》在“匠手第九”篇中载:县城刘、周、朱三姓四家十一人;灵属里戴氏一姓三家七人;大容里方、胡、汪三姓四人的记载。这22人,若按今之“非遗”传承人标准,当入列传承人之阵。
婺源的制砚名家师徒相传,涌现出了一大批歙砚制作匠师。从深山到书案,一块砚石出世,就像顽皮的孩子投师,有谁知道效果?婺源的王涧石、胡中泰、江亮根、汪鸿欣、吴亮生、吴玉民、游支越等等就是一个个名师,能将顽石化作神奇。这批歙砚制作匠师,已有多人成为各级“非遗”传承人。
多年来,婺源涌现出一大批制砚名家,砚雕工艺得到创新、发展与传承。2006年,婺源歙砚雕刻技艺,被载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多人被评定为省级“非遗”传承人。他们制作的砚台,或荣获国家级大奖,或被国家馆藏、或选为国礼赠予友邦。
(编辑 马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