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家网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辽宁 江苏 山东 安徽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西 陕西 山西 黑龙江
四川 青海 海南 广东 贵州 浙江 福建 台湾 甘肃 云南 宁夏 新疆 西藏 广西 香港 澳门 内蒙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艺苑百家 >> 综合 >> 内容

古玩市场的破晓:跟着军旅收藏家冯德富淘宝记

  核心提示: 《人民艺术家网》首席记者 马金星 2025年端午佳节,正值素有“南方潘家园”美誉的杭州二百大古玩市场热闹开市。浙江久鼎拍卖有限公司总裁、闻名遐迩的军旅收藏大家冯德富先生,凭借其四十余载积累的深厚功底...


《人民艺术家网》首席记者   马金星


      2025年端午佳节,正值素有“南方潘家园”美誉的杭州二百大古玩市场热闹开市。浙江久鼎拍卖有限公司总裁、闻名遐迩的军旅收藏大家冯德富先生,凭借其四十余载积累的深厚功底与敏锐洞察力,在地摊之中慧眼识珠,成功觅得一件稀世珍宝——南宋曜变天目盏。这一重大发现,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收藏空白。时隔一周,杭州二百大古玩市场又逢开市,冯德富又收获乾隆御笔对联和明永乐年制青花篆书4字款缠枝花卉纹压手杯,在收藏界引起强烈反响,成为街头巷尾的美谈,网络上也不断有人发文讨论这一现象。一时间,杭州二百大古玩市场成为全国舆论关注的焦点。
     冯德富到底有何捡漏本领,短短两周连淘3件珍宝?现在的古玩市场还有漏可捡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决定和他一起经历一次淘宝,看看他的真实水平。

      今天是5月14日,又逢杭州二百大古玩市场开市。

古玩市场的破晓:跟着军旅收藏家冯德富淘宝记

5月14日杭州二百大古玩市场最贵的藏品


       上午9时,正是梅雨季节的杭州,阳光明媚。我和冯德富先生如约在二百大古玩市场门口见面。他穿着黒色的丝绸唐装,戴一副墨镜,看上去显得精神矍铄。我们一番寒喧,便进入市场。此时的市场已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成百上千个摊位分6行一字排列,我跟在冯先生身后,从最右边的摊点开始,从人缝中往里挤。冯先生左右巡视着两边的摊位,走得很快。第一行摊位快到头时,他才停了下来,眼光落在红山文化C型龙上。此龙与国家博物馆的C型龙大小基本一致,摊主特意标了3.5亿的天价。冯德富并没有上手看,便笑着问摊主:“最低价多少?”摊主说:“3亿5千万,不还价!”冯德富笑着说:“你这个价也太玄了吧?这是地摊,不是拍卖会!”摊主说:"前段时间,这个市场出过一个价值连城的南宋曜变天目盏,被一位冯姓大收藏家捡漏了!如果这个南宋曜变天目盏是我的,我就标价10个亿!”
      冯德富笑着看了我一眼,朗声道:“看来你今天是有备而来呀!”

     摊主嘟哝道:"也不知道他今天来不来?好东西要遇有缘人!”

古玩市场的破晓:跟着军旅收藏家冯德富淘宝记

杭州二百大古玩市场出现的珍宝:南宋御变天目盏


      说着话,冯德富的眼光转向两幅书画卷轴。这两幅卷轴装裱一致,纸张仿佛熟透了,还有虫眼。看得出,已悬挂了好几十年。第一幅打开,是齐白石的祝寿图,创作于丁卯年,也就是1927年。冯德富面无表情,扫了一眼,就卷起来了。第二幅是齐白石的牵牛花,创作于93岁,也就是1957年。不到半分钟,冯德富便把画卷起来递给摊主,摊主再次报了十几万元的价格。
       冯德富不再搭理画,眼光又落在摊位一块寿山石印章上。冯德富拿起寿山石,只见石身上刻有几百上千个遒劲刚毅的行草。冯德富询价,同样是天价。
      冯德富没有还价,招呼我离天摊位,匆匆地行走,他的眼光一直在搜寻珍宝。到了中间一家摊位,冯德富停了下来,眼光落在一个绿釉荷叶盏上。这个盏精美绝伦,在众多的瓷器中鹤立鸡群。冯德富拿起盏看了看,便开始讨价还价,很快就成交了。冯德富喜形于色,看来他今天又捡漏了。
     我们继续搜寻每一个摊位,快出市场时,一幅孤仃仃的老画吸引了冯德富先生的目光,打开一看,是晚清大画家张熊的荷花图。摊主要价不高,他们很快就成交了。
     隔了两个摊位,冯德富的目光被一个精美的木盒内一个天青釉大笔洗所吸引。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捧起大笔洗,翻来覆去看了看,开始讨价还价,几个回合过去,以8000元成交。

    从市场出来,我看了看表,刚30分钟。

古玩市场的破晓:跟着军旅收藏家冯德富淘宝记

冯德富先生收藏的唐代银花四股双轮十二环锡杖,堪称新的“世界锡杖之王”

     冯德富先生约我到他公司喝茶,赏今天得到的3件珍宝!
     冯先生所在的浙江久鼎拍卖有限公司离二百大古玩市场不远,只有几百米。在蓝天商务中心五楼,我见到了不少珍宝,尤其是前不久冯先生从一位藏家手中转让过来的"世界锡杖王”,令人持别震撼。这个唐代银花四股双轮十二环锡杖,不但制式、工艺、材质、长度、铭文等与法门寺出土的那件一模一样,而且重达4000克,比法门寺的那件2390克还重1610克,刷新了记录,成为名副其实的新的“世界锡杖之王”。

     我们喝着西湖龙井,冯德富打开今天淘到的3件珍宝,他用文物鉴定仪、百倍的偏光镜、显微镜对绿釉荷叶盏进行仔细的鉴定,然后指着盏底的“官”字款对我说:这是一件五代到宋之间的珍贵器物,器型像舒展的荷叶,美仑美奂。它不是绿定,不是汝瓷,更不是辽瓷,它到底是什么窑口,需要学术研究!从它非常工整的"官"字款来看,应该是供御的一种官窑,至于是不是传说中的柴窑器,有待考证!我收藏的有五代柴窑标本器,其釉色堪称雨过天睛云破出,和这件器物的釉色显然不同!

古玩市场的破晓:跟着军旅收藏家冯德富淘宝记

古玩市场的破晓:跟着军旅收藏家冯德富淘宝记

5月14日捡的第一个漏:五代一一宋代不知窑口的御用绿釉荷叶盏


     一听说我们今天淘宝捡漏发现了五代到宋新的御用瓷器,我也兴奋起来。
     冯德富又捧起天青釉大笔洗放在我面前,让我上手欣赏。此洗包银口,银已氧化成黑色, 洗的内外釉面上都有很多长裂纹,不规则。底部有黄灿灿的金字,是一首诗。

       冯德富兴奋地说:这是一件南宋修内司窑口的御用官窑,底部的支钉很特别,在底部围了一圈,9个支钉,中间还有3个,共12个支钉,这个现象很特别,绝无仅有!釉色肥厚莹润,像婴儿的肌肤。这是一件传世品,使用痕迹非常明显。底部刻有乾隆丁酉年新春的金粉御题诗《修内陶秘》。很显然,这个南宋修内司窑口大笔洗,是从清廷流落民间的。                                  

     我伸手摸了摸宝光内敛的釉面,的确像婴儿的皮肤,细腻如玉。

     我突然想起,今天我们在古玩市场发现了很多卖字画的摊位,冯先生连看都没看一眼。我很纳闷,便喝着茶问他为什么。

      冯先生说:那些字画,都是从全国各地批发来的,都是低仿品,连一幅高仿的都没有。而那些在摊位上只出现孤立的一到两幅的,很有可能就有真迹出现!

古玩市场的破晓:跟着军旅收藏家冯德富淘宝记

古玩市场的破晓:跟着军旅收藏家冯德富淘宝记

5月14日捡的第二个漏:乾隆御题诗南宋修内司官窑天青釉大笔洗


      我问:就像今天张熊这幅画?
      冯先生答:对,这是卖杂项的摊点,只有这幅画,而且放在不显眼的角落。这说明这幅画来得偶然,根本没引起摊主重视,瞎收瞎卖,漏就这样产生了。
      说着话,他打开了今天淘到的这幅老画。他在镜头下看了看矿物原料和墨的沉色,排出了木刻水印的可能,告诉我这不但是张熊的真迹,而且是他的精品佳作。
     冯德富说:这幅作品为清代鸳鸯湖外史张熊创作的工笔花鸟画,以荷池禽虫为题材,构图疏密得当,绘荷花、荷叶、蜻蜓、水鸟等夏日景致,细节精微,兼具工笔细腻与写意韵味;画面题诗“踈踈雨歇早秋天,滴滴轻红泪淚妍。莫作寻常烧䗶看,一蛩啼破石阑烟”。呼应意境,增添文人抒情意趣,尽显张熊花鸟画的典型艺术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这幅作品有14方收藏印,晚清和民国有很多名人曾收藏过这幅画。
     我忍不住好奇地问:今天我们在地摊看到的那个红山文化C型龙,是真的吗?

     冯德富肯定地答:当然是真品,而且和国家博物馆收藏的相比,难分伯仲!论市场价值,也确实值这个价!

古玩市场的破晓:跟着军旅收藏家冯德富淘宝记

5月14日捡的第四个漏:齐白石花鸟二屏,系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装裱风格,且有虫眼


     我脱口问:你都没上手,怎么知道真假?
    冯德富笑了:这还用上手吗?就像看男人和女人,一眼货啊!
    我似懂非懂,古玩鉴定深不可测,为什么在冯德富眼里竟是如此简单呢?
     冯德富见我懵圏,意为深长的说:梦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往往大漏,都是在不经意中被发现的!这就需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需要在一线吃药打眼几十年!真正的真迹、真品,颇富神韵,卓尔不群,鹤立鸡群!真品往往是有气场的,就像我们今天见到的宋代官字款绿釉盏,它是不是在瓷器中与众不同?
     的确,我在市场就感觉到了。
     都说现在古玩市场全是仿品和赝品,到底有没有漏可捡?我问。
    冯德富笑了笑说:凡是说这种话的人,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你今天不亲自经历了?你说有没有漏可捡?不但杭州二百大古玩市场有漏可捡,而且全国各地的古玩市场都有漏可捡!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一双火眼金睛,要能够发现珍宝!在全国七千万收藏大军中,有很多人身处高龄,由于子孙不喜欢古玩,人一走,其一生心血都会被不肖子孙夢卜白菜价甩货,这些藏品很快就会回到古玩市场,这便是我们淘宝捡漏的不竭源泉!

     我点了点头,终于明白了淘宝捡漏的奥妙。

古玩市场的破晓:跟着军旅收藏家冯德富淘宝记

古玩市场的破晓:跟着军旅收藏家冯德富淘宝记

5月14日捡的第四个漏:齐白石花鸟二屏


     冯德富接着说: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宝蔵,这些宝藏除博物馆能传承下去外,很多收藏家的藏品最终还会流入古玩市场,我们每个人都只能是某一个时间段的保管员,这是收藏家的骄傲,也是收藏家的悲哀,这事很无奈,除非你建博物馆。
    冯德富突然若有所思地说:我发觉古玩圈有个奇特的现象,那些说真话,真心保护民藏的老专家,个个都很长寿,而那些无端抵毁民藏,经常跳出来无据打假的别有用心的人,几乎都受到了报应。
     他这么一说,联想到我们身边熟悉的人和事,还真有那么回事。我脱口而出:这是老祖宗也不允许我们暴殄天物!
     我让冯德富谈一谈收藏经验。
    冯德富深有感触地说:捡漏有决窍,一眼望去,如果有珍宝,一定会鹤立鸡群,其神韵会深深抓住你的心,让你面红耳赤,欲罢不能!
      收藏像下围棋,有段位之分,段位越高的人,越曲高和寡,越能接近金字塔顶。凡是到了金字塔顶的收藏家,便入了一种佳境,一览众山小。
      所谓孤品,不是民间没有,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的眼光。只有相对的孤品,没有绝对的孤品。
         收藏家一定要有文化,要博学多才,否则珍宝摆在你眼前,你也无缘认识,而失之交臂。
     说话间,已过了饭点。冯德富对我抱歉地一笑:你先坚持一下,继续喝茶,马上要罢市了,我再到古玩市场去碰碰运气,那两幅齐白石的画是真迹,我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了!
     冯德富出去后,很快就回来了。外面下雨了,他没有带雨伞,头上脸上都是雨点。
     他见到我,开心的笑了,从怀里拿出齐白石的那两幅画。
    我惊喜地问:成了?
    他一脸得意地说:成了!
    他上午要十几万呢,你不可能真给他那么多钱吧?
     他笑了:怎么可能呢?
    多少钱成交?
     他笑而不答。

     他打开画,挂在墙上,仔细端祥,然后对我说:两幅画相隔了30年,却同一次装裱,看起来很荒唐,实则不然。这位藏家很有心,用了30年等待,终于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凑齐了齐白石花鸟四条屏,统一由大师级装裱师装裱后,在家里客厅长期悬挂。到了文化大革命,此画流落民间,在传承中。遗失了另二屏。

古玩市场的破晓:跟着军旅收藏家冯德富淘宝记

5月14日捡的第三个漏:晚清大画家张熊《荷花图》


        他接着说:这幅祝寿图立轴,是齐白石于丁卯年,即1927年所作,以写意笔法绘就花卉与古器。左侧题识详述创作缘起——为石板先生堂上七十七岁大寿,末署“齐璜白石山翁”,并钤“白石万年赏鉴”等三方珍贵的印章。画面以朴拙笔墨构景,花卉鲜活饱满,器物苍古浑穆,既彰显齐白石独特的笔墨韵味,又承载人际温情,兼具艺术审美与人文纪念价值 。
    1927年,齐白石刚定居北京不到十一年,他却在这幅画中特意写了十一年,就像他的年龄之谜一样,画画年龄和他实际年龄总要错几岁,这符合齐白石的行事风格。这期间,正是他创作的变法期,笔墨里还带着湘地的倔,又染了燕京的浑。
      而他的这幅牵牛花,则是他93岁,即1957年,也就是他逝世前创作的精品佳作。牵牛花藤蔓如狂草舞动,墨叶浓淡泼洒,红瓣艳得惊心动魄。这是老人晚年的笔力,笔墨已炉火纯青——藤蔓的缠绕里藏着毕生功力,墨叶的留白间透着返璞归真。
     我问:那方印章到底是谁的?到手没有?
     那方印章暑名吴俊卿,也就是说是吴昌硕的,器身刻了那么多文字,可惜,没来得及研究。我们价格没谈拢,只有放弃了。
     我问:你在罢市时怎么就把天价藏品搞定了?
   冯德富笑了:这是捡漏的秘密。
   到了下午3时,我们才用午餐,吃的是附近的贵州黄牛肉火锅。冯德富很高兴,特意开了一瓶陈年老酒。我们两只酒杯碰在一起时,都开心的笑了。
      
                                                            (编辑 马晓梦)

 来源:人民艺术家网
  • 欢迎投稿 | 会员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主管:文旅部·中乡会扶贫委
  • 人民艺术家网 www.rmysjw.org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5 www.rmysj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41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