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家网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辽宁 江苏 山东 安徽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西 陕西 山西 黑龙江
四川 青海 海南 广东 贵州 浙江 福建 台湾 甘肃 云南 宁夏 新疆 西藏 广西 香港 澳门 内蒙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艺苑百家 >> 综合 >> 内容

学术网红今又红在“爱国情怀”

  核心提示: ――专访北京林森研究会会长杨青云 蔚楠 周永根 杨青云与林运南在一起。 这位被北京多家媒体誉为“学术网红”的草根写手杨青云在研究了范曾八年之后,又发起了“贾平凹研究”并博得了贾平凹的赞赏,...


――专访北京林森研究会会长杨青云

 

蔚楠    周永根

 

学术网红今又红在“爱国情怀”

杨青云与林运南在一起。


这位被北京多家媒体誉为“学术网红”的草根写手杨青云在研究了范曾八年之后,又发起了“贾平凹研究”并博得了贾平凹的赞赏,贾平凹先生还给杨青云写的学术专著《贾平凹美术论》题写了书名。但近闻“北京林森研究会”成立,名誉会长林运南,经该理事会推选杨青云为会长,主持该平台研究工作,而且正撰写《林森公传》。许多年前杨青云就被圈内人称“三道快枪”,即思维快,文笔快,工作效率更是神速。这一草根写手的神奇现象经常吸引了诸多媒体及大众的好奇心。带着这些好奇心,我们采访了杨青云先生。

采访杨会长您好,您已是肩扛两个著名学术研究会的会长,常看到你有学研成果刊载于国际时报、今日头条、人民艺术家网,中国学术新媒体,中华报道网等多家媒体。两个平台有很多事务都离不开您亲自亲为。在这百忙之中您是因何又担任了“北京林森研究会”会长的?

杨青云:近期由中国著名诗书画家林运南等朋友们提议力推本人主持该平台的研究工作,这我是欣然答应下来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林公的爱国情怀和执政美德深深吸引了我。作为一个草根学术文人,我和林公流有“相同的血脉”,那就是朴素的“爱国情怀”。 在人心浮躁、物欲横流、充满各种诱惑的当下,作为一个新时代文人,任何时候都保持拥有一腔爱国情怀是非常必要的。 在今天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两岸关系已经有所改善,但是改善的时间还不长。两岸之间仍有不少尚未解决的固有矛盾和分歧,又不断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我们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但仍有部分台湾民众对大陆缺乏了解,还有一部分台湾民众尚不适应两岸关系的全面改善。基于这一现象,我认为借助于“北京林森研究会”这一平台,希望能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写点文章以促两岸关系的和平与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全国各地都掀起了缅怀辛亥革命元勋林森为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救亡图存努力奋斗的一生,学习和继承他为中华民族复兴、崛起的精神,推进两岸和平发展的热潮。林森亲历了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对中华民族危难有着切肤之痛。基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林森追随孙中山先生,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反清革命的救国斗争中。为了中国的民主革命,孙中山一生两次出任大总统,为辅佐中山先生,林森也两次担任参议长。他为推翻腐败的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立下汗马功劳,是民国肇启举足轻重的元勋。林森逝世时,毛泽东主席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唁电写道:“国府主席林公领导抗战,功在国家,兹闻溘逝,痛悼同深。谨此致唁。”

作为近代中国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林森在海峡两岸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台湾民众崇敬的民主革命家。不仅在台北矗立有林公铜像,建有林森公园,在台中、台南、屏东、宜兰、桃源、花莲、彰化等市、县均有以林森命名的街路,可见台湾民众对林公的怀念之深。2011年,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题词并赠匾福建省林森研究会“承先启后宏扬华夏”,纪念这位情系两岸、为光复台湾而奋斗的辛亥革命元勋、抗战元首。

采访:在林森公诞辰150周年之际,我们重新再重视和研究已故的林森公意义在哪里?

杨青云:“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不断努力。研究林森的确既有历史意义,也有现实意义。在此,我殷切期望能通过我们的研究会平台让历史真正给林森先生留下应有的合理评价及定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名篇《离骚》里面的名句,也是古时有着爱国情怀文人的典型。古代文人尚能如此,必是我们当代文人应当效仿之……

采访据说杨会长已经收集到林运南先生提供的资料创作《林森公传》,那么请杨会长谈一下您是如何构思《林森公传》的?

杨青云:由于我的工作性质,现在成了一名真正的“坐家”了。新创作的《林森公传》为32章,基本上以历史的真实性凸显林森公坚持抗战必胜的审美主题。从另一层意义上说也展显了林森爱国情怀的赤子之情。力争突出先生保家卫国,献身中华之崇高大德,在写到动情处我本人自己为林公泪流满面,那种敬佩之情是一般读者想象不到,也体会不到的。中国这么大,一个将被后人快要遗忘的抗战首领,似乎不抓紧时间写成这部书稿就感到内心太空虚不安。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坚信写完《林森公传》肯定会比《二月河评传》、《范曾新传》、《贾平凹前传》更精彩,更有看点。


                                                                                       (编辑 吕晓岚)

 来源:人民艺术家网
  • 欢迎投稿 | 会员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主管:文旅部·中乡会扶贫委
  • 人民艺术家网 www.rmysjw.org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www.rmysj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41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