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家网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辽宁 江苏 山东 安徽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西 陕西 山西 黑龙江
四川 青海 海南 广东 贵州 浙江 福建 台湾 甘肃 云南 宁夏 新疆 西藏 广西 香港 澳门 内蒙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艺苑百家 >> 书法 >> 内容

葛禹华印谱题跋

  核心提示: 杨青云 雕刻艺术家葛禹华。 《新京报》曾报道葛禹华:“从95年起葛禹华研究邓散木篆书篆刻已有22年,从《甲骨文》到《六体书》再到《五经六艺》他先后研究了各大时期的篆体书名著。一位以涌动火热的...

杨青云

 

葛禹华印谱题跋

雕刻艺术家葛禹华。

 

《新京报》曾报道葛禹华:“从95年起葛禹华研究邓散木篆书篆刻已有22年,从《甲骨文》到《六体书》再到《五经六艺》他先后研究了各大时期的篆体书名著。一位以涌动火热的激情在冰冷的石头上镌刻出温暖与浓厚而又炽烈感情的艺术家。葛禹华印路较为宽泛,他没有拘泥于一家一派、一招一式的机械承袭,而是能够智慧地从雄浑博大的传统经典中走出,并能够将浓烈的平民意识融汇其中。葛禹华说他非常热爱传统文化,因为篆书象征着国家统一,它又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希望它能发扬光大。正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葛禹华一直孜孜不倦的对篆书篆刻研究才越发痴迷。”

篆刻艺术,方寸虽小,但可以吐纳天地间万千气象。比如小到一个字的安排,大到整篇布局。中国哲学讲究“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葛禹华在他的篆刻天地里,以一种迥异时流的独特识见,呈现一种拙朴天真中透着几许厚重之气。从他的篆刻作品中,我们不仅能了解他对传统的认知和诠释,更能直观地体察到他憨厚直率的性格在刀石之间的自然流露。比如他的闲章系列:“文博天下” 。百家姓系列、12属相系列等,或天趣自露,或浑厚大气,或庄严肃穆,出自然,而非故作姿态刻意变化而为之。

葛禹华喜爱篆刻其目的就是要提高自身修养,使其具备深厚的笔墨功力和中国绘画艺术原理,将它运用到雕刻中去。但篆刻作品,有更多的客观局限性,尤其是珍贵石种如田黄、水坑石、高山石中的晶冻石它们的材形、色泽、纹理都各不相同。葛禹华却能依材形、色泽、纹理巧妙构思,审石度势出其奇制胜。如葛禹华从足球中延展的“中国足”系列,用四双八“足”雕刻出毛泽东七律《长征》:书法风格与篆刻风格的离合神韵,刀法冲切断连的大智若愚、大朴不雕的生动体现。线条组织的府昂聚散,气息的文野高下,用意的虚实开合等呈现出一种古雅朴茂的印风。这种古拙浑穆的意象与贴近生活的文字融合,并没有那种审美感觉上格格不入的生硬与牵强,反而如“思接千载,神游万里”般跨越时空寻觅千古洒脱与苍浑之韵。从篆字上来说,这类文字更能适应古玺自然灵动章法创作的要求。因为采用篆法的情趣多变,所以在刻制时,葛禹华的刀法更张显出刚健突奔的审美视觉。这种线条是劲挺惟美的,但他表现古雅中略带气息清隽纯正,爽爽朗朗,毫不夸张造作。同时他还参考了大量的钟鼎,陶文,砖瓦,刻石等古文字,融会贯通,汲古出新, 大大丰富了其篆刻和书法的创作潜能。

葛禹华印谱题跋


葛禹华20多年来在篆刻方面下足了功夫。那么,他又是如何在多裂纹、多颜色的珍贵石材上,使抽象的纹理加工成印谱艺术?原来他刻的阴阳刀、斜刀入石、力度适中,线条流畅划一,然后掉头再划一条,据画面需要如此反复数次。这样运用阴阳受光的原理审美就活显出灵通大美的视觉张力。笔者曾细细观察葛禹华在动刀前——花大量时间用于“相石”立意和笔构。葛禹华甚至时常相石三四天未见动一笔一刀,问其缘由,他说没想好,不急,想好就一气呵成。这就是所谓的“艺术灵感”,有了灵感,作品的创作便水道渠成。有幸亲授范曾谈美时强调:“风格即人”,这与石涛的“我之为我,自有我在”是何其相似。在艺术创作中,更多的艺术家总是在强调如何追求风格,其实风格不是刻意追求的产物,而是人的一种自我表现与畅意表达,是养身养心的自然结果,是一种人性的另类再现。葛禹华无论是在书画创作,还是篆刻创作上都力争在本质上以古典为依归,但他食古能化,不刻意求形似,亦不作四平八稳状,善于在方寸之内求变求新。他的一些印作虽在气息上酷似古人,但在表现手法上却具有着当代印人特有的时代感,如“福如东海”禅系列。刻家在纯净的石材上选择发挥其自由创作空间。以石头本身的造型如果很美,葛禹华就在洁净的石材上大多只施以几杆翠竹,数根苇草尤见情趣。这样虽然看来是一种小小的点缀,可它又多了一种美意雅致的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欣赏葛禹华印谱艺术,笔法偏重骨力,刚柔相济,点画凝练简洁。在书写技巧上包含了无数书道之奇,奇中多妙,他作品中出现仅一个“福”字就有《百福》与《百寿》多种刻法,在传统中和之美的格式上成为标杆式领军人物。

葛禹华的印风已是师从邓散木、赵之谦、齐白石、傅抱石的印从书出,他不是简单地对这些大家的印外求印模仿,他是把多位名家熔于一炉。意义就在于将古典篆刻的本质精神移植到现代印风的范式中,在求得新的表现形式时,充分利用当代人特有的人生体验和艺术情感将古典印章的内在精神进行一次升华。因此,我们在欣赏葛禹华的篆刻线条时,感到更加朴拙高古,有浑朴苍莽雕刻的锋利笔意。这也印证了葛禹华印风高格是建立在深厚的书法功底之上的尽善尽美。实现了轻灵古拙、浑厚平实的统一。但在感觉上,又与边线形成连带,造成边线整体感觉却能化腐朽为神奇,给其赋予新的生命力。好像实中藏虚,血气筋脉贯通,将生命情感与宇宙意识互相交融,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诗、书、画、印四项艺术水平都达到精绝的艺术境界。质朴而又闪烁着思索的理性之美,厚重而又丰富地展示着他所表现对象及笔墨的认识高度,闪烁着盛唐之风,秦汉雄奇。有虚有实,透视原理和画面的韵律节奏感,他作品中的艺术修养与积淀,以及中国文化人艺术风范均融于刻家的一笔一划中。

葛禹华一直从审美感觉上示人以不同的线条意象,故而在风格上与他的书法相互渗透。书法给予篆刻的是一种对于书写性的认识与表现,这是优秀篆刻家所不能缺少的。又如吴昌硕、齐白石等人,无不因风格化的篆书而成就其独特的篆刻风格。葛禹华治印已被德国、法国、新加坡、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政界要人收藏。仅葛禹华给中央部级首长和文化界领导治印近百十枚之多。《解放军报》2015年的内参专一报道“铁笔奇人葛禹华”。其实,葛禹华从一开始就站在当代印坛的前沿,以期获得印学意义上的原创性。他的印风成就有着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刻字不但有趣,而且充满力量。葛禹华的篆刻,更像是一种中国原始文字的还原,把事物还原到它本然的空间里来呈现它的本质真意,进入篆刻的内质,扩展篆刻的边界,重建篆刻的真正品质,对当代印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个优秀的篆刻家在于独特创造的新与鲜活,创造又是他最灵魂的部分,只有他不断的创造才是永恒的大美符号……

 


杨青雲:笔名三道快枪。河南邓州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韶关市批评家协会理事。2014年主持的范曾研究项目被北京市有关单位评为优秀人才。

 

葛禹华  男,19522月生,江苏省泗阳县人,祖籍山东省青州府益都县喜鹊窝,法号慧光,斋号“璞清斋主”、“拓荒园主人”、“舟覆居士”。现为联合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宿迁市书协会员;中国当代著名篆书、篆刻名家。

其篆书作品入选江苏省大展,并出版作品集。20097月作品入选到韩国展出,并入选韩国作品集。个人专集有《中国当代篆书经典作品集》、《36计》、《孙子兵法》、《王羲之系列作品大全》、手抄《金刚经》、《大乘经典两卷》、《前后出师表》、《前后赤壁赋》、《唐宋八大家诗词》、《毛泽东诗词》、《周恩来诗词》等。其中《孙子兵法》入编人民画报《走向世界的中国书法卷一》,并被中国美术家协会评为“2015中国书画百杰艺术家称号。艺术作品入选《中国当代书画名人录》《中国百位书画家辞典》。被联合国授予世界爱心艺术家称号。


                                                                    (编辑 杨超)

 来源:人民艺术家网
  • 欢迎投稿 | 会员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主管:文旅部·中乡会扶贫委
  • 人民艺术家网 www.rmysjw.org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www.rmysj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41911号